第185章 嫡庶(1 / 2)

加入书签

隔了一日,郭氏来找顾心商量胭脂生意,说她找到了一个善制脂粉的老匠人,是从江南来的,因为儿子在京城做了官,才放下了手艺进京来享福。人老了闲不住,郭氏着人打听胭脂匠人,他就主动寻了来。

“……我跟他谈了几回,又亲眼见着他淘胭脂的过程,用了他做出来的东西,真是轻软香甜,样样都不差,这才把人跟你介绍过来,让你也参详参详,看他能不能用。我们做这份买卖,头一样要紧的事情就是能做出比别家好的货物,才好在街上打开名声。妹妹你说对不对?”

顾心笑着点头:“姐姐费心了,想得的确周到。我最近也在寻找匠人,一时还没有敲定合适的,那咱们就先来看看姐姐寻的这位吧。”

郭氏说的没错,大家合伙做的这个胭脂水粉的生意,是要从源头上就具有制作能力,后续的营销铺货才好控制,若是从别家工坊买原料,自己再包装发卖,那就成了二道贩子经销商,一则利润低,二则如果原料出了差错纰漏,自己这边不好控制。

顾心最近也在寻访合适的匠人,靠身边用的人打听,靠赵青青李望川等京城地头熟的人打听,也写信托米嫂和杜小富等直水县的人寻找。

郭氏派人去请那位老匠人师傅来顾心宅子见面,两刻钟左右的工夫,人就到了。

郭氏笑道:“你来得倒是不慢。”

老师傅拱手问好,说:“犬子的宅院恰好在这边不远,就隔了一条街,穿过两个巷子就到了。”

顾心想了想方位,“师傅可是住在廖家胡同的?”

“夫人说得没错,正是那条胡同里。”

顾心笑着让丫鬟给他看座看茶,“原来离得这样近,可真是缘分了!那条胡同我知道,住的大部分都是在京城六部和各衙门做官的老爷,还有一些翰林学士,听说每到过年时候,家家户户门上的对联都是难得一见的翰墨之宝,一家赛着一家的字体漂亮,曾经还有普通百姓专门去那胡同里偷春联,就为了收藏名士墨宝呢。老师傅的儿子住在那里,想必也是一位极其有名的京官了。”

一席话说得那老师傅眉花眼笑,连连摆手说“不敢当”,可是眼角眉梢的自豪是掩盖不住的。

他主动介绍自己,说是姓席,大儿子承袭了制胭脂的手艺,在老家的一个作坊里做大师傅,在京城里的这个是二儿子,上一届科举中了进士,正在翰林院里做事。

顾心惊讶道:“我听说翰林院里有一位很年轻的名士,姓席,号雪湖的,写的字帖连章宰相大人都夸过,还曾送到宫里给当今圣上做临帖用呢!难道就是老师傅的二儿子不成?!”

郭氏在旁边笑道:“你弄错了,那位雪湖先生虽然年轻成名,到现在也将近四十岁了,而且他是川籍的人,并不是江南的老家。”

席师傅道:“……我家儿子似乎没有字帖送进宫里去,夫人怕是真弄错了。”

“哎哟,那是我糊涂了。”顾心抿嘴笑笑,“我来京城的日子很浅,不熟悉这边的人,听说一个名家就挂在嘴边说,老师傅可别笑话我。www.luanhen.com”

“不笑话!我也是去年才进京来的,哪敢笑话夫人。承夫人吉言,要是我的儿子日后也能得宰相夸奖,像这位同姓的雪湖先生一样能给皇上写字帖,那可真是烧高香啦,我非得去庙里捐百两银子不成!”

郭氏指着顾心笑道:“她正要盖庙呢,以后盖起来,你去她庙里捐银子吧!”

几个人说说笑笑,氛围很好。郭氏虽然是侯府夫人,但没有什么官太太的架子,顾心就更不用说了,和席师傅沟通起来亲和又顺畅,很快,大家就开始商量怎么做胭脂。

席师傅果然是行家,顾心凭着自己上辈子对化妆品一行的研究,能提出许多很专业的问题,席师傅都能对答如流,而且还能说出许多顾心不知道的淘制古法。

他一边说,顾心一边在纸上做笔记,从工艺流程,到作坊建设和管理,到南北脂粉行销品种的不同……方方面面,席师傅头头是道地讲,顾心津津有味地听。

最后顾心请席师傅动手做两款口脂和香粉出来。

“口脂的颜色尽量多一些,质感润泽一些,香粉不要太白的,用在脸上能提亮肤色,却又让人看不出来最好。需要的花朵原料我回头着人送过去给你,京城不比江南,冬季是寒冷干燥的,不利于制作,所以工房里需要的取暖用具,还有蒸制、淘制的工具,只要你提出来,要什么都可以,务必尽可能做出最上乘的脂粉,花销上不用考虑。”

席师傅满口答应,随后便告辞离开。

他一走郭氏就笑着问顾心:“怎么样,这个人还算可以吧?”

顾心点头:“看起来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咱们先用用看。另则,就算最后确定了用他,也不能只请他一人,不然咱们做香粉的关窍岂不是都掌握在他一人手中了?还是要再找一到两个大师傅过来,大家平分秋色,各司其职,彼此之间也有个竞争,以及技术上的交流。”

郭氏拍手叫好,十二分同意。

又提起试制脂粉的开销,道:“现在京城里天寒地冻,咱们又没有现成的工房可以用,做起脂粉来的确费钱。不说别的,就是要用的香花原料,就得特意去京郊暖房里买,又得挑上好的买,一盒胭脂制出来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朵花。咱们虽然供应得起,可做生意,要的就是精打细算,不能不把这份开销当回事。”

顾心深以为然:“那当然了,这属于前期的产品研发阶段,所用花费都算在成本里,日后要从收入里扣减的。之前姐姐让席师傅制粉用了多少银子,一并报给我,我这里的开销也统一记录在册,每一笔咱们都记清楚——这不是咱姐妹间斤斤计较,而是正经做买卖的规程。”

郭氏自然无不同意的。

她连连夸奖顾心懂得生意门道,不愧是一手把娘家家业经营起来的人,说她是个赚钱的英才。

“寻常人听见我算花销,面上不说什么,心底里多是鄙视我锱铢必较的,这些年我嫁进宋家之后,因为这个算账的事,背地里被人议论过多少次了!虽然我得老夫人的疼爱,那些管家的婆子媳妇们也都跟我客客气气的,可她们之中,嫌我难缠的人可多着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