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夜-职称弊端(2 / 2)

加入书签

体制外的人根本进不了评审专家库。不具备职称的水平就差吗?

政治素养好,道德品质高。潜在意思就是说,你思想意识要和我保持高度一致,否则就不是人才,这合理吗?唯一评价标准的引领客观创新在这里却只字不提。

所以职称并不是以科学认知为首要条件,而是有利于统治和稳定为第一位。

再看基本申报条件: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事业,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胜任岗位工作任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取得初级职称后,近三年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等次。

考核合格以上就是良好和优秀,这又是一条筛选机制,那些认知能力强,维护客观规律而违背领导意志的人,永远不会有良好和优秀。

经过这些环节评审通过并应聘的人,已经完全忠于领导,客观事实怎么能和我的前途比呢?

想当年哥白尼坚持日心说,被烧死在广场上,违背阶级意志坚持真理的人就是这样的下场。

谁又会当第二个哥白尼呢?

特别是阶级意志强大的环境里,这些人早被迫害干净了。

看清了本质,你就明白为什么现在的专家都是砖家了,学术造假层出不穷,因为选中的这些人全是庸才,人为筛选出来的,怎么搞科学认知的东西?

他们根本不具备科学认知信仰,他们信仰的是权和钱,宇宙万物的奥秘对于他们只是浮云。

医生的好坏只有一条评价机制:治病水平,但现在评价医生的主要标准却不是治疗效果,而是论文和科研,不管你的治疗效果多好,没有论文科研几乎等于零。

想起一个登山老者的话:如果你不按当局规定的路径走,最先登顶也不算成绩,即使你完成了和他们一样的任务。

其实这种问题很容易解决,但这样做触动了统治阶级的核心利益,稳定的统治是第一位的,你现在要改变成以科学发展为第一位?

剃刀原理告诉我们,直达目标的方案才是最优的,而不是那些烦杂多样的,用在评定人才上也一样。最终目标就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客观认知发展,只要做出这方面贡献的就是人才,直接有效真实,规避了人为干预,反映了客观事实。

有些人要问了,按你说的那没多少人呀?

对,客观事实就是这样,推动人类进步和发展的总是少数,这个占比不会超过0.001%,可是你看看现在的职称评选,一个事业单位具备职称资格占比不会少于40%,更别提科研单位了,只要你有钱有关系,职称没有问题。

你又要问了,那为什么评这么多呀?

职称评定机制如此高效的筛选,过的人越多统治越稳定不是吗?这才是本质。

你想到别的了吗?举一反三不难吧?

人为筛选机制很多,这里要明确一个容易理解错误的筛选机制:自然科学筛选机制(注意这里不是政治理论考试)。

自然科学考试表面看是人为筛选,实际上考试内容全部是客观规律,符合科学认知本质,所以自然科学考试不涉及主观筛选,是个相对公平公正的客观筛选机制。

生活在这种环境里悲哀吗?

有的人说吃饱穿好不悲哀,呵呵,筛选机制留下的都是这样的人,好比三体中森林法则,你以为世界上就你一个群体吗?每棵树后面都有一个猎人,比你强大的有的是。

二战时有个战地记者采访德军将领:“你手下的怎么这么多刺头兵啊?”

“因为如果溜须拍马的兵太多,我会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强大,是由客观事实决定的,不是体制内人为决定的了,溜须拍马换来的只有鲜血飞溅……

职称只是冰山一角,如果你善于观察和思考,你会发现很多不公平不公正的东西,它们背后都是人为筛选起作用,违背自然法则的行为能持续多久?

不会太久的,这是个加速累积的过程,好比癌细胞增殖,当你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