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夜-职称弊端(1 / 2)

加入书签

职称的弊端

职称的出现实质上是为了稳定统治而使用的一种策略罢了,与个体能力水平无关,这也是大量所谓砖家叫兽被民众唾骂的根本原因。

职称评定是它筛选和控制个体的关键,无评定不职称,特别是高级职称,评定者的主观占了主导: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首先,你要被推荐才能有资格,这就是领导意志的体现,他把所有对他有威胁,不服他的人都淘汰掉。看下面的例子:

申报职称推荐材料说明

一、报送材料的形式和要求

1.推荐函。推荐函要说明推荐程序、推荐意见、推荐排序,以及公示情况。对破格申报、转系列申报等特殊情形要有具体情况说明。其中,行业相关单位委托评审的,须按照有关规定由所属省部级人事(职改)部门出具委托函。

2.评审表,文件名:中级(高级)评审表-县处级单位简称-申报人姓名-岗位方向。

被推荐的都是人才吗?

有科学认知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答案自然是不一定,人才永远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人为选择。

年近85岁高龄的屠呦呦因为参与研究并提纯和合成出抗疟疾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凭着在国内的研究首次获得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

同一个人在同样的时间办同样的事,在国内多次评不上院士,在国外却被认为对人类生存发展作出特殊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这是为什么?

原因主要是屠教授当年是在特殊时期被领导指派参与抗疟研究的,她39岁受命组织团队研究治疗疟疾药物,通过团队大量查阅文献和反复多次实验,两年后(1971年)成功提取青蒿素,1973年研制成药用于临床,至今42年已有几亿人次使用该药获得健康,确实对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国内看到的是组织和团队的力量和功劳,认为青蒿素是大量工作人员海选大量中草药后才找到的有效成分,非一人之功。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屠呦呦的“三无科学家”身份——无院士头衔、无留学经历、无科学论文。

她多次评院士不过关,而国外看到的是她在关键时候发挥关键作用才导致青蒿素的发现和提纯,认为她的获奖是实至名归。

评价一个人的影响应该看他(她)在整个事情中起什么作用,评价一件事情的影响应该看它对社会对民生有没有积极作用,但现在国内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屠呦呦之所以多次落选院士,主要是因为她除了搞学问,其余地什么也不会。

她不了解院士评选是需要一些硬通货,比如SCI、论文论著什么的。至于什么应用型成果,如创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虽然挽救了发展中国家百万人的生命(拉斯克医学奖语),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也解决了不少人吃饭问题,基本上是不在考虑之列的。

因为这东西很难统计,谁能说非洲的小孩,没有病死,是打了一针青蒿素的缘故呢?没准人家生命力特别强,不打针也能挺过来。

屠呦呦落选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她不明白我们生活在一个具有人情味的世界里,如果你一头扎进实验室里,钻进稻田里,社会关系就会被边缘化。

你又不是土豪,连个招呼也不打,甚至人家连你是屠呦呦还是屠詏呦都分不清,凭什么把这一票不投给身后那些朋友而投给你呢?

这就是人为评定的真相,**裸的拉帮结派……

为了排队异己,稳固统治,领导们想尽办法迫害和压制那些对自己有威胁的个体,而那些溜须拍马、惟命是从的都被重用,客观认知才是领导的最大敌人。

再看例子:

建立职称评审专家库,评审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每年从评审专家库中遴选专家组成中评委会,承担当年中级职称评审工作,评委名单不对外公布。

第九条评审专家库成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政治素养好,道德品质高。

(二)学术水平高、知识面广,熟悉事业发展规划和布局,了解科技、业务最新发展动态,能够准确把握科技和业务服务发展方向。

(三)政策观念强,作风正派,办事公道,能认真履行职责,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评审纪律。

(四)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

这些条件都是层层筛选,滴水不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