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荔枝(2 / 2)

加入书签

看着这几样史馆午食,刘辰星不由再一次感慨史馆的待遇好到极点,怕是长安里的权贵之家也不过吃这些吧。

老师姜墨是个住在农舍的隐形富豪,前几日她去习字,就有荔枝端出来,这五颗荔枝就不拿去献丑了,家里的人除去她,正好五口人,数目刚刚好。

来史馆也要快三个月了,当差的杂役太监知道她的习惯,隔个十天半月有好吃的就会打包带走,反正省下的这一口本来就是她自己的,没人好说她占公家的便宜,便在她每一餐的食盒里都放了一张黄色的油皮纸。

荔枝口感败坏太快,现在就拿纸打包了太早,将五颗荔枝放到一旁的消暑冰块上,先冰镇着,今天老师姜墨去乐游原上的观音寺访友了,放她一天假,正好下班后,她就能直接带着还冰的荔枝回家。

想到家里耶娘和阿婆他们吃到荔枝的模样,尤其是小堂弟大呼小叫的吃货样子,刘辰星“扑哧”一乐,从梯子下的冰块走回案前坐下,就是把调料倒进冷面里,两三下拌好,便开始大快朵颐。

这时的公务员上班早,下班也早,刘辰星吃过这顿午食,在办公室里把今上午没弄完的那一点资料整理了,也就小半个时辰,便下班了。

外面的太阳依旧火辣辣的,就是现代下午三时左右的伏天里,难得今日可以早点回家陪家里人,还有些事想和兄长刘青山谈谈,刘辰星不愿意耽搁,一出了大明宫,就牵了自己的马,径直往道政坊回去。

长安城这里读书,寄读也有,但本地的学生,一般都是走读,所以刘辰星到家的时候,堂弟刘青海也正好回家,一起的还有兄长刘青山,他就在刘青海读书的书馆教书,这才能免了刘青海读书的学费,当然笔墨纸砚和午饭的开销还是得自费。

兄弟姐妹仨在家门口遇到个正着,习惯了刘辰星不到宵禁鼓敲响不回家,乍一见刘辰星这么早回来,不由讶然。

刘青山已经是人师了,教了两三个月的书,人自然而然地稳重了,只讶异地挑了挑眉,然后“啪”地一下打开从腰间抽出的纸扇,依旧步速不改的走过来。

刘青海就还是那个十四少年郎,当下三步并两步跑到刘辰星跟前,就是兴高采烈的问道:“阿姐,你今天怎么这般早回来?”说时,简直是刘辰星的最听话贴心的小堂弟,伸手接过坐骑牵着。

刘辰星在马背上坐得高看得远,老远就看见堂兄弟二人走过来,一骑赶到家门口,就翻身下马,遂直接将牵马的缰绳扔给堂弟。

又想起最近都沉浸在练字和整理档案中,昨日回来和今早离开时,都忘了给家里人说一声今日不去曲江的事,便说了一遍道:“老师今日访友了,所以我就一早回来了。”

刘青海眼尖,也习惯了刘辰星隔上一段时间带些稀罕吃食回来,见刘辰星手里提着一小包黄油纸,就是眼睛一亮,声音比刚才看见她热忱多了,道:“阿姐,你又带了什么好吃的?哈哈哈,我就知道跟着阿姐有肉吃!”

听着小堂弟又是儿时那句有肉吃,刘辰星摇头一笑,举起手中的吃食,笑道:“今日可不是什么肉,而是岭南的荔枝,两刻钟前才从冰上打包的,应该味儿还行。”

说着话,也不等后面的刘青山,堂姐弟二人早已推开院门,走进了院子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