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满脸都是黑芝麻和大痦子(2 / 2)

加入书签

凌沙诧异,随即失笑,“师傅也对毒感兴趣了?”

李大夫摆了摆手,却没回答她的问题,而是突然兴奋道“要不,师傅给你再收拾出来一间屋子,作为你配药的房间?”

凌沙赶紧摆手,“不,不用,师傅,我的灵感也不是天天有的,是突然间一日想起来一个方子,就自己胡乱试验的,有可能几天才能试验成功。师傅专门收拾个房间,徒儿怕会令师傅失望。”

李大夫听她这话明明白白就是嫌弃和推脱,不由的吹胡子瞪眼的瞪着她,“不肖徒弟。”

凌沙只管傻笑,自己研究一个药方,至少得折腾一晚上的时间,师傅这岁数了,哪能等的来,所以,凌沙很好心的拒绝了老李头的请求。

“对了,那两个小子怎么惹到你了?”李大夫最好奇这一点。

“他们对着我和如意耍流。氓,半路拦着我们的去路,非得问如意是谁!”凌沙淡淡的道。

李大夫一听,一拍大腿,“那你不早说,就这么痛快的给那两个小子解了毒,便宜他们了。”

凌沙诧异,随即失笑,“算了,他们也受到教训了,希望他们以后能好自为之。”

“嗯,”李大夫看了凌沙一眼,心里暗笑,确实是,这丫头自己就有解药,却去配了那副汤药,他敢肯定,那两小子喝那药时,非喝吐了不可。

唉,这天下间,宁可得罪小人,也不可得罪女人啊,李大夫不禁在心里感叹。

凌沙的袖袋里确实装着解药,原本给他们闻一下就好,但她就是不想那么痛快的就给他们解了。

她就是要叫他们也尝尝苦头,让他们对这次的事情记忆深刻,以后再不敢轻易调戏小姑娘们。

凌沙原本以为他们会想到自己身上,可她还是高估了他们的智商,竟然一点都想到是自己下的药。

凌沙不禁自我检讨,难道,我的脸很像天使的脸吗?

正如凌沙和李大夫预料的那般,当沈清河和杨安喝了第一口药时,直接没忍住,干呕着吐了。

这可急坏了他们的娘,求爷爷告奶奶的求着他们喝下去。最后,实在不行,连诈唬都用上了,也不管用。

没办法的她们,只能许诺,只要他们喝了药,脸上好了后,就请媒婆给他们去杜家提亲,两个人这才勉强的捏着鼻子喝了下去。

只是,这药喝完没一会,两个人就胃里翻滚,恶心,想吐。

他们的娘使劲的给捂着嘴不让吐,好在憋了半个时辰后,这种感觉慢慢消失了,两个人又开始跑茅房,一趟趟的,只泄的两个人腿软神疲。

好在,中午午饭时节,他们脸上的黑点和痦子一点点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了。

等脸上彻底的恢复了以前的白净时,沈清河和杨安不约而同的哭了。

一个大男人,哭的稀里哗啦的,让他们的娘看着心疼。

而也是通过这件事后,这两小子,特别的佩服白宴冰,人家白秀才顶着一张残破的脸活了那么多年,真不知道这心里是有多么的强大。

而由此一事之后,李大夫师徒医术高超的事情在十里八乡传的更广了,不时的,也有外村的人来请李大夫给家人看病的。

一时间,李大夫和凌沙师徒俩竟然忙了起来。

杜老二家是八月十八正式开始动土打地基盖房的。

从十六开始,一车车的石头,砖,瓦,木头就拉着往杜老二家送来了。

而卢氏手里的钱也一两二两的开始往出付,她虽然有些心疼存银越来越少了,可也开心马上就能住新房了。

村子里很快就传开了杜老二家盖新房的事情,那些原本在观望的人家,心里踏实了,想着该请谁能给自家孩子和杜家的孩子说个亲呢?

如今是眼见着杜家的日子过起来了,而卢氏本人也整日变的笑眯眯的与人来往,再没有与谁家吵过架。

人们也渐渐的不再担心卢氏的人品,因为自从凌沙跟了李大夫学医术以后,人们认识凌沙的多了,也就觉得以前是误会卢氏了。

家里盖房,凌沙并没管什么,一个八月十五过完,吃坏了身子的人很多,师徒俩整日的被人请着上门看病,到后来,李大夫走不动了,干脆李卓阳就赶着牛车接送他们。慢慢的,李卓阳也开始融入了师徒俩的队伍里,成了师徒俩的药童,开始了他的学医生涯。

家里盖房,大郎二郎整日跟着忙乎。

而卢氏每日就忙着给十几个人做饭,原本凌沙想请假帮忙的,卢氏拒绝了,说自己一个人做十几个人的饭没问题,坚决不让凌沙请假,凌沙只好作罢。

杜老二怕把卢氏累坏,请了村里一个妇人每日来帮着做饭,每日给十五文。那妇人开心,每日早早的把自家的饭做好,就来帮卢氏,中午杜家还给她管一顿,这妇人很感激,吃完后,还帮着卢氏洗碗,收拾利落才回家。重要的是,杜家的伙食比自家的还好很多,她这也算是二八小子过大年,又吃好的又赚钱了!

不几日,人们就知道了这妇人的事,而且,人们还知道杜老二家每日给那些盖房的人吃的,顿顿有肉。

这一下,眼红这妇人的人多了起来,好几个妇人来和卢氏闲聊了好几日,想看看他家还要不要做饭的,可卢氏再没松过口。

那些妇人也就讪讪的,再没好意思来。

而对于盖房子的那些工人来说,除了饭菜有肉这一点让他们欣喜和没想到之外,卢氏上下午还按着凌沙的嘱咐,给这些人熬几锅绿豆水,给他们解渴也让这些人特别感动,做起活来自然尽心尽力。

且隔几日,还会熬两大锅甘草水给他们喝,这些人开始不明白为啥给他们还要喝一次药草水。

待他们知道这家的姑娘竟然是跟着李大夫学医术后,顿时明白了,这是为了他们好,而且,他们喝了这甘草水后,原本有时因为劳累觉得胸口憋闷喉咙干哑的感觉也消失了。

这一下子,这些人不止对这家的姑娘感到感激了,甚至连带着对杜老二和卢氏这两位主家都感激涕零。所以,在做那些零散活和细活时,他们都是十万分的用心。

尤其是木工,在做门窗口子时,别人家也许给做二寸厚的厚度,给他家就多做一寸,要知道,这些东西,只要不遇自然灾害,一处院子,可使用百年。而加一寸,就有可能又增加百年的寿命。

可以说,房子盖的坚固不坚固,全看这盖房子的匠人。也因此,这些匠人们出来,还是很受人抬举和尊敬的,只有与他们处好关系,自家的活计交给他们才能放心。

杜老二也是经历过风雨的人,这些人对自家的活计用心这事,他一眼就看出来了,心里感激,面上出进时就满是笑容,所以这结算工钱,也是几日就给牛银栓结算一次,也让他能给工人们结算。

人们也直呼杜老二痛快。

牛银栓是真没想到杜老二家为人这么实诚,这也是他遇过为数不多很好的主家了,因此每日盯活也盯的特别紧,看到哪里不对,就让人重新做,力求做出最好的营生来。

杜老二家盖的不是只有正房,而是整一处院子,还带里工,这就活不少呢,门窗,打地龙,垒炕,做床,做桌椅板凳,做柜子,箱子,铺院铺地,订做大门,活计不少。

忙忙碌碌,半个月后,到了杜老二家上梁盖顶子铺瓦的日子。

上梁盖顶是大事,村子里但凡有谁家盖新房,上大梁,关系好一些的人家都会带着添头来祝贺,男人们也会在一大早就来帮忙,添一砖一瓦,帮着铲一铲子泥水,也是帮忙。

俗话说,一家有事万家帮,这样的风俗,尤其在村子里更是盛行,讲究。

所以,在九月初三这日杜老二家的上梁日,来了不少帮忙的人,当然中午时分,也来了不少这些人的媳妇们,带着孩子们和一些礼物上门,给杜老二家的大喜日子添喜,吃喜宴。有带来鸡蛋的,有带来一只鸡的,也有带着自家做的豆腐的,反正送什么的都有。

------题外话------

杨安麻麻,杜凌沙太可怕了,我不想娶了。。。。。。呜呜。。。。。。

沈清河娘呀,杜凌沙就是个魔鬼啊,我不想要了。。。。。。呜呜呜。。。。。。

杜凌沙哼,姐还不稀罕你们呢,变态,怂包,大麻子脸。。。。。。哈哈哈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