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邻居女人(2 / 2)

加入书签

灶台上有昨天中午吃剩下的饭菜,半锅米饭,半盘小鸡炖蘑菇,半碗银耳甜汤,还有几个凉拌菜。

陆离带着口罩都能闻到饭菜的馊味,眉头皱了皱,说“饭菜都馊了,如果是细菌引起的,可不好分离菌株。”

谷雅南寻找放置调味品的地方,在灶台一角找到几个小罐子,打开盖儿,最外面的一罐就是盐。

盐下去一半,是经常吃的迹象,如果生日当天中午聚餐用的是家里常用的盐,那么亚硝酸盐中毒的可能性不大。

谷雅南让陆离将每样调味品和饭菜都采样。

楚青耕跟在一旁,时不时搭把手,算是在工作中学习,偶尔还会冒出一两个问题,比如“这盘菜要部带回去么?取菜的哪一部分更有代表性?”

大部分时间是陆离在回答,谷雅南也会补充一两句。

从袁大爷家里出来,疾控应急小组又去了住在村外大儿子袁大柱家里采样,之后又去了小庄镇小女儿袁春花家里流调。

流调采样过程中,谷雅南接到在栖霞县人民医院给袁大爷一家做流调的周老的电话。

周老反应医院的情况,住院的9名患者都表现为头晕、头痛、呕吐、身乏力。

其中袁大妈和女儿袁春花症状严重,出现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

谷雅南特意追问患者是否有嘴唇手指青紫的亚硝酸盐中毒症状。

周老反应除了重症的患者有嘴唇青紫症状,其他轻症患者都没有青紫症状。

很快,去袁家村和县医院的两拨人陆续结束流调,回到市里。

等回到市疾控中心实验室的时候,已经是下午2:30

谷雅南将从现场带回来的标本交给实验室,特意嘱咐在分离细菌的同时,先做化学毒物分析和病原体核酸快检。

——

下午5:30

连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公室。

谷雅南第一时间拿到实验室反馈的结果。

患者呕吐物、洗胃液、剩余食物、环境标本、盐及各种调味品等进行有机磷、砷、亚硝酸盐等化学毒物分析,结果均是阴性。

细菌学核酸快速检测,未检出葡萄球菌、沙门菌、变形杆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等这些常见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

未查出致病源,难道是某些不常见的毒物或细菌?

疫情原因未找到,谷雅南要再次确定致病因素范围,以便给实验室的检测作指导。

谷雅南在脑海中回忆现场流调时的情况,一定是忽视了某个环节。

此时,南翰飞打来电话,询问疾控检测结果,同时说起警方的常规毒物检测都是阴性。

谷雅南声音闷闷的,说疾控这边也没有进展。

这边谷雅南还正在跟南翰飞通电话,周老那边接到栖霞县医院的电话。

挂断电话后,周老立刻跟谷雅南反应,“又多了一名死亡病例,袁大妈因为病情严重,多器官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女儿袁春花正在往市第一人民医院转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