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又能如何(1 / 2)

加入书签

凡战胜逐奔,约三百步,则须收军整队,恐贼穷返斗,军乱难整。遣候骑审探,若已溃,则长驱追袭,乃分散逐之,勿令敌众得聚。

杨政和韩世忠是下马而行的,这时候有成队的运输粮草的粮车经过,杨政身上是大宋朝燕山府的通判服饰,而韩世忠身上却是大宋朝招讨使的官服,杨政见了那运粮车直面过来,赶忙拉着马匹让道,身后的一些陪同的燕山府官员如杨益等也是避在一旁。韩世忠不自觉的让开道路,转念一想。浑身冷汗。

大宋朝重文轻武,便什么时候,有过武官的位子。就算在大街上品秩相同的文武官员见面了,不管是骑马、坐轿、步行,都是武官给文官让道。除非像太尉高俅这样虽然身兼武官职位执事官,但实际上却是对文官系统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才能横着走。

如今却是以杨政为首的大宋朝文官,给运粮的小卒让道!看看杨政身后的几个近身侍卫,身上都是大宋朝武德郎的服饰,虽然一脸警戒的保护着杨政,却丝毫没有对杨政有任何的低眉顺眼。那高高挺着的胸脯,以及对运粮车自然而然的恭敬避让的态度,又哪里来的半分武不如文的意思!

韩世忠出身行伍,十八岁从军,如今十三个年头过去,他已经从一个初入伍的毛头小子成了如今大宋朝的从五品骑都尉,平燕招讨使。虽然在此之前,他不过是王渊身边的一个小小地偏将。但这些年的出生入死,已经让他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将领。

什么是合格地将领?能够知己知彼,能够居中调停。能够把握战机,能够打通上下关节。特别是在大宋朝这样武将地位低微的国度里,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将领,至少已经对大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有着深刻感悟和了解。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将领,韩世忠深深地体味到,大宋朝重文轻武的朝制对武将和军士们的气势打击是多么地大。

一直以来,非世忠从最初的满腹牢騒到现在地逐渐适应。根本就没有指望过大宋朝有朝一日能文武相衡。因了太祖皇帝那讳莫如深的原因,韩世忠也知道自己选择了一条先武后文的进仕之道。允文允武的韩世忠。又怎么可能盯着那个正二品地太尉的位子不往上看!

方腊之战终于给了自己机会,能够一夜之间连升七级,这是韩世忠意料之后又意料之外的。而能够如此快的加官进爵,韩世忠考虑的并不是自己能够得到多少好处。而是在兴奋着,自己终于能带更多地兵将为国尽忠。

韩世忠,韩世忠,韩良臣,韩良臣。这名和字都是他自己取的。这是一颗天可明鉴的赤胆忠心!自小的励志,自小的磨难,从军以来的生死几回,韩世忠从来没有放弃为大宋朝官家尽忠的决心。韩世忠不怕死,韩世忠一直想要的,就是能够为国尽忠,为君王定四方,在青史定忠名!

韩世忠被自己亲眼看到地惊呆了。杨政在韩世忠盯着那业已离去的运粮车出神的时候。心中大叹自家大人果然料事如神,知道那韩世忠见了燕山府的新政推行之后会被触动,往后的话,说起来就轻松的多了。

等到韩世忠回过神来,杨政才笑了笑,也不顾韩世忠脸上自觉失态的表情,只是边走便跟韩世忠介绍“韩将军,将军乃是知兵之人,前些年一直在西疆为我大宋朝抵御西夏国,那西夏狼子野心,将军定然深知其作为。将军出身贫寒,十八岁的时候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进义副尉、转进武副尉,军功赫赫,不知道将军对我大宋朝的军制有何看法?而将军又对自己受到的不平待遇有何想法?”

韩世忠听了警戒之心顿起。心中暗忖,这次自己是来劝降的,可别劝降不成,反而被对方说动。凭心而论,眼前的这番景象,根本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绝佳武人的天堂,只有这样,一个受到尊敬的武人才能尽情的发挥所长,为大宋朝官家建功立业,但叛逆毕竟是叛逆,圣旨不可违,那床榻上另有其人,知府林冲避而不见,这次若能回去,定然是个不死不休的结局,他韩世忠虽心头不忍,但却又能奈何?

想到奈何二字,一直以来都是直面困难而上,厮杀中奋不顾身的韩世忠又是一身冷汗。古今兵法中,几乎每一本兵书战策都指明,两军对阵首要看主将心境。自己这十三年来不管是当小卒还是做将军,从来都是一身血勇的同时心境清明,又什么时候,有过这种无可奈何的感觉?自己能跟西夏人对敌,擒获方腊之战中更是多有所得,但那林冲可是曾经把辽人给灭国了的人物。即便是两人领军对诀,鹿死谁手也尚未可知,更何况在自己看到这燕山府的军队之后的无力感若是面对西夏人,就算对方再强,韩世忠也能百折不挠,想尽办法来找对方的弱点,进而致命一击。(1*6*小说网$wa^p。1^6^)

可眼前的这燕山府,根本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地界,都是大宋朝的儿郎。刚刚进军营的时候,杨政还介绍说,那从江南地来的大多数流民,都被燕山府的教头们挨个筛选饼,现下军中,天南地北的大宋朝子民都有。他们都是想要为国尽忠的汉子!

韩世忠心中的挣扎便是这个,仅仅是因为跟朝廷的政见不同,便要自己一手毁灭了这欣欣向荣的新军政么?这可是自己的梦想!林冲这人能够做到此种,又怎能是心怀不轨的大宋朝的奸佞?韩世忠无语。也许,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恐怕就是亲手摧毁自己地梦想吧。

然而,这种心态下,又焉能不败!强自按下心头的惊悚。韩世忠挥散所有的不安心思,只是口不对心地说到:“杨大人此言其心可诛!大宋朝天子养育我等,乃是要我等为国尽忠。大宋朝军制虽有不妥,但祖宗成法定也有其道理,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妄自菲薄。我韩世忠名为世忠,字为良臣,身穿大宋朝官府,手握大宋朝千万儿郎的性命。自然要为大宋朝流血拼命。官家对我战功已成定论,为人臣子。自然要知足,又怎能生出愤懑之心!杨大人莫要妄图蛊惑韩某,还请自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