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不同的世界(1 / 2)

加入书签

正当柴胡与打印室的姑娘拉扯之时,身后突然传来了王暮雪清凉的声音:“柴胡?”

柴胡闻声回头,看到打印室门外赫然站着三人,除了王暮雪和蒋一帆,还有一位发髻斑白的陌生中年男人。

那男人个头也就比一米六八的王暮雪稍高一些,脸型略微宽扁,嘴唇颜色偏深,穿着舒适的中档淡蓝色体恤衫,看上去很和善。

虽然头发白了大半,但单单看其脸上的皮肤,柴胡推断他怎么也应该没有过50岁。

“怎么了阿洁?”那个男人朝柴胡身边的打印室姑娘问道。

“李总,他……”那姑娘刚想把柴胡捣腾坏打印机和电脑的事情抖出来,未料此时她突然听到了三个字:“电视剧。”这是柴胡凑近她耳边极力压低的声音。

姑娘全身不寒而栗,眼珠子瞬间瞪得老大,僵硬地看着面前的三人,尤其是看着她所谓的“李总”,并没有敢扭头去看柴胡。

“他怎么了?”那个中年男人问道。

姑娘连忙咧嘴一笑,一手指着柴胡道:“他……他说他是证券公司的,过来打印些资料。”

“李总,他就是我跟您说的新同事,柴胡。”蒋一帆朝那个中年男人道,随即转向柴胡:“这位是晨光科技的总经理,李云生李总。”

柴胡与李云生相视点头微笑,只不过人家李云生笑的很友善,而柴胡笑得尴尬,尴尬中还参杂着事情随时可能败露的恐慌。

李云生上下简单打量了下柴胡,慈蔼道:“小伙子又高又壮,辛苦了,中午已经下班了,一起吃饭吧。”

柴胡立刻点头哈腰地迎了上去,在一行人转身走出几步后,柴胡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叫阿洁的女员工。

很明显,阿洁哪里会有什么好脸色,此时她正两手插在胸前,皱眉切齿地瞪着柴胡,表情仿佛在告诉柴胡一句话:“居然敢威胁我!你等着瞧!”

柴胡瞬间汗颜,手指了指打印机和电脑的方向,再拍了拍胸脯,表事这事儿包在他身上,他一定会想办法修好,自个儿摔的锅儿终归还是要自个儿来补。

柴胡万万没想到自己进入投资银行项目组的第一个早上,做的居然是打印复印文件的低端工作,而且可能还要搭上一整个下午修那些破机器,甚至柴胡自己都不确定自己就一定能够修好。

若是修不好,以那阿洁的性格,肯定要把这事儿捅到总经理那里。

虽然柴胡知道这也没多大事儿,但毕竟是自己第一天上班,刚来就出岔子,无论是蒋一帆还是客户,可能对自己的印象多少会打些折扣,柴胡这么想着。

此时,他们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离办公楼主楼并不算远的员工食堂。

“中午先在我们食堂将就下,晚上再带你们去吃好的。”那个叫马总的中年男人边走边笑道。

晨光科技的员工食堂分为两个区域,公共就餐区和高管就餐区。

公共就餐区和国内大学食堂类似,非常宽敞,其内整齐地摆放着几十排大红色塑料桌椅,约可容纳一千人同时就餐。

每个员工都穿着印有晨光科技标识的灰色工厂制服,手中拿着中型不锈钢碗和统一的木制筷子,一半人已经入座就餐,而另一半人还正排着队打饭。

食堂里的员工基本都是男性,皮肤偏黄,他们之中零星参杂着一些短发女性,那些女性的穿着也是宽大朴实的长袖长裤灰色工作服。

所以这时候,蹬着黑色细跟高跟鞋,身着紧身套装的大长腿王暮雪一走进来,骤然吸引了无数双狼眼。

工厂男员工们此时饥饿的估计不仅是肚子了,他们朝王暮雪不约而同地行使了“绿光下的注目礼”。

说真的,柴胡对于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见。

王暮雪有着柔顺靓丽的及腰长发,清新脱俗的五官,尤其是她富有灵气的珍珠眼,气质仿若人间仙女,属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初晨水莲。

王暮雪的样貌在青阳都算十分出众的,更难得的是,她几乎不化妆,皮肤白里透红一看就是纯天然,很多看腻了胭脂水粉的男人就好这口,只不过办公室里和电梯中的男人就算看她,也是时不时瞟一眼偷偷地看,不会如现在这帮人一样直勾勾地盯着。

柴胡汗颜地看了一眼王暮雪,但王暮雪好似压根没去注意“狼群”,而是边走边拿着手机划着屏幕。

因为员工的饭菜区在食堂的另一侧,距离太远,所以柴胡看不到那些工人吃的是什么。

李云生很自然地将柴胡他们领进了“高管就餐区”。

这个所谓的“高管就餐区”面积并不大,大概也就八十平米,其内摆有两个精细的木制十人座圆桌,圆桌上有玻璃自转台。

柴胡看到里面有几个五十岁左右的人已经在其中一张圆桌上吃了起来,而另一张圆桌无人入座,但上面已经摆满了热腾腾的可口的饭菜。

有扁豆炒香肠,红烧排骨,腊肉酸豆角,黄焖鱼,蒜蓉空心菜,紫菜蛋花汤等家常菜。

当柴胡他们就坐后,食堂阿姨又推来了一个不锈钢推车。

推车有两层,上面每一层都摆放着十几个相同大小的不锈钢小碗,碗内有蒸肉饼,蒸鸡蛋,蒸南瓜和香辣鸡爪。

那阿姨将这一个个小碗熟练地摆在每个人面前,于是柴胡眼下又活生生多出了四道菜,这四道菜是每个人独有的。

如今加上圆桌上的菜,菜色样式变成了十几样。

“小地方,大家将就下,如果不合口味,可以让阿姨换着做。”李云生道。

柴胡听着就是一愣,饮食上的幸福生活来的太过突然,让他已经将上午的苦逼遭遇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之后,企业的董事会秘书也进来了,他同李云生一起与柴胡他们同桌用餐。

这名董事会秘书名马方,37岁,有着茂密的波浪黑卷发,总是笑盈盈的,十分健谈,当时就是他前来把柴胡王暮雪一行人领进了办公大楼。

柴胡边听着马方谈论桂市的饮食特色,边大口吞着水嫩的蒸蛋,啃着销魂的香辣鸡爪。

相比于柴胡的狼吞虎咽,王暮雪和蒋一帆的吃相就斯文一些,他们边细嚼慢咽,边应和着马方的滔滔不绝。

“是的是的,我从小就听说你们这儿的粉特别好吃!”王暮雪朝马方笑道。

“你可真别说,我们这儿的粉外地的连锁粉店可复制不出来,一吃就是赝品。”

“粉的原材料应该可以网上买吧。”蒋一帆道。

“那也只是一部分连锁店会这样做,通过网购解决粉源问题毕竟成本高,很多都是在当地自己做的粉,那味道咳!就不是一个味儿!”马方带着一脸嫌弃的面容嗦了一口汤。

王暮雪闻言好奇起来,继而问道:“好奇怪,川菜湘菜粤菜都可以复制到美国,怎么桂市的粉就复制不出去?”

马方听到王暮雪的这个问题,相当满意道:“你问对了,关键就在粉里。你们说米粉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大米?”蒋一帆脱口回答。

马方抿嘴摇了摇头,见三个年轻人绵绵相觑,不知所云,继而道:“是水,不管是粉,还是粉里的汤,最关键的都是水。你们看咱们这儿,山都不是一般的山,是货真价实的石头山,石灰岩,灰白色的,你们再看看外地,那山都是土黄色的,石头中不知道参了多少沙子,那流出来的水能一样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