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七章 有孕(1 / 2)

加入书签

杨氏颔首,“方才她在我面前求饶,我便看出她眼底的心虚了。只是没想到,她往年看起来,是个娇气温和的闺家小姐,怎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本是好心帮她在沈家站稳脚跟,没想到自己倒成了对不起她的人。”

沈若华上前稳住杨氏的手臂,将她搀坐到上首,淡淡道“毕竟人心隔肚皮,怎能一眼就看出一个人的好坏,索性也并未有什么损失,此次一来她也算废了。娘不必郁结于心,伤了身子。”

杨氏心里熨帖,抬手抚了抚沈若华的手背,又抬眸看向蕊儿,“你倒是个机灵的,不过此次生了这样的事,也不能留你在府上了。杨家在京外有一处宅子,你就去那儿做事吧,无需伺候什么人,过的也悠闲些。”

蕊儿跪下给杨氏磕了个头,欢欣道“多谢夫人,多谢大小姐!”

沈正平步伐沉重的领着沈城来到书房,阔步在上首坐下,沉闷的叹了一口气,沈城眼睛里满是血丝,垂着头不敢抬起,二人相对无言,直到书房外管家叩响房门,说道“老爷,府医带到了。”

“进来吧。”

府医已经调整好状态,拎着医箱走进书房,跪下行礼,“小人见过大人,二少爷。”

“起来吧,此次找你过来,是有些事想要问一问先生。”沈正平看了一眼沈城,声音渐渐放低,“不知先生,这不育之症,先生可有法子医治?”

府医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沈城,抿唇开口“老爷若是,问的是关于二少爷的不育之症。那恕小人医术不精,小人早已帮二少爷诊治过,奈何少爷之前摄入的药物过多,已经没有了医治之法。”

身前传来沈正平震怒敲桌的动静,他咬着牙,不甘的又问了一遍“什么法子都没有吗?先生不必在乎用药,只要说有没有法子能治好他!”

“小人无能!”府医伏在地上说道。

沈城脸色惨白,沈正平紧捏着拳头,身子微微颤抖,好半晌才泄下气,说道“你先回去吧!”

“是。”府医缓缓站起身,迅速离开了。

沈城小心的打量着沈正平的脸色,喉头紧张的上下滑动,试探道“父、父亲,我这阵子,已经在调整身子了,您放心,一定会没事的——”

“你先回去。”沈正平冷着脸赶人。

“父亲!”

“出去!”

沈城咬了咬牙,垂首作辑,“是……”

书房内安静了下来,沈正平闭上双眼,忽觉得身子一阵阵的发软。

这一阵升了尚书,坐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位子,本该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却没想到府宅之中竟发生了这样的事!不知不觉间,他仅有的两个儿子,竟有一个已经无法生育,而另一个,正是被他视为眼中钉、最看不上的儿子。

自从沈城科举舞弊以后,沈正平就已经放弃了把家产交到沈城手中的想法,若是他日后没有子嗣,也可以转头培养沈城的孩子,这样就算他的孙子掌了家,他依旧是沈家说一不二之人。

可是沈正平没有想到,沈城居然被自己的夫人断了香火,现下除了沈戚,他竟再无别的子嗣。

说不急是不可能的,沈正平心里也害怕,他已经这个岁数,到底还是有心无力了,要是真的再无法有子嗣,他怎甘心把沈家交到沈戚的手中,日后都仰仗沈戚和杨氏过日子!

得知沈正平找了府医寻找生育的方子,杨氏在内阁不禁笑出了声,神色微冷“他这是怕只剩下戚儿一个孩子,日后沈家到了戚儿的手中,他自己权利不保。都快是半只脚踏进棺材的人了,竟还想着有老来子呢!”

“府医既是大小姐的人,想必不会给老爷老来子的机会,这也算是沈正平的报应。他这么对待夫人,日后他如此珍视的沈家,还是要交到大少爷的手里。”陈嬷嬷鄙夷道。

杨氏吹了吹微烫的茶水,漫不经心说“虽说我不在乎他这沈家微末的财产,可既然走到了这一步,他总要付出一些代价。我也想看看,到时候他无子送终,是个什么模样!”

“嬷嬷,你明日去花楼,寻几个家世清白的姑娘回来,无需强迫,只在自愿。既然他如此希望再来一个儿子,沈家后宅现在又如此冷清,我就给他添几个人解解闷。”

陈嬷嬷先应了下来,沉吟片刻又道“他现在刚被皇上封为尚书,这个时候夫人扶旁人进门,会不会惹人争议?”

“若是不想叫人非议,便把前因后果散出去不就行了?沈城大举休妻,必会闹的人尽皆知,沈正平为了要孩子纳妾进门的事隐瞒不了多久……”杨氏一顿,缓缓放下手中的建盏,“嬷嬷这话,倒还真给我提了个醒。”

她嘴角一勾,扬起一抹笑容。

近一个月内,沈府可谓是备受世人瞩目,毕竟沈正平官位再升一级,成了户部尚书,已经称得上是大官了。

不过最让人议论的,也是沈府的庶子,宠妾灭妻后遭发妻算计,导致绝后的事。

听闻沈城休妻以后,沈家暗地里抬了三五个女子进门。虽然只给了三人姨娘的位子,但也足以证明沈正平的目的,朝中不少官员都暗地里笑话沈正平老不羞,这把岁数,竟还想着享尽天伦之乐。

沈正平被笑话了一阵子,渐渐的也有人开始意识到另一个方面。这虽说沈城绝后了,可沈正平不是还有个做将军的嫡子么?沈戚现在是风头正盛,是同龄人之中的佼佼者,有这样一个嫡子,沈正平为何还想再要孩子?

众人都不傻,慢慢都意识到了沈正平的意思,有几个与杨家关系好的,都纷纷提醒杨太师提防着这个女婿,沈正平虽然做了尚书,在民间的风评却越来越差。

一日,杨氏刚遣散前来请安的众人,回到厢房内休息。沈正平下了早朝,朝服还未换就气冲冲的来了。

“岂有此理!”他在外室的上首坐下,狠狠拍了一把桌子,脸色沉的像是能滴出水来。

杨氏撩开珠帘从内室出来,侧头吩咐陈嬷嬷去烹茶,闲庭信步来到沈正平身侧坐下,“怎么了老爷,怎么生这么大的火气呢?可是朝中事务不顺?老爷先消消气。”

“夫人为何不告诉我!”沈正平瞪着杨氏,忿忿道“当初我让夫人替我去求岳父,要他帮我在皇上面前美言两句。夫人若是觉得丢人,当时拒绝就好,为何要去找那些大臣,让他们帮我说话!”

杨氏眉眼一垂,委屈的往后缩了缩身子,“老爷这是说什么啊,妾身是老爷的夫人,怎会不帮老爷呢?妾身只是怕,爹爹一人不足以动摇皇上的心,所以才去找了老爷的那些朋友,让他们也帮帮老爷。难道妾身做错了吗?”

“你!”

沈正平真是有火撒不出,他也不敢光明正大的跟杨氏说,她此举给了那些同僚笑话他的机会。

他本是凭本事扳倒了张俐,拿到了尚书之位,他那些不过泛泛之交的“朋友”,现在却暗地里嘲讽他的尚书之位,是靠着他们求情才拿到手的!这风言风语传到沈正平的耳中,险些把他气到吐血。

“老爷若觉得妾身做错了,日后便别把这样的事告诉妾身了。老爷现在是尚书了,妾身也帮不到老爷了!”杨氏委屈的起身,头也不回的往内室而去,摔得珠帘刷刷作响。

沈正平也再不敢有脾气,忙不迭的追了上去哄人,他日后的官途还要多亏了杨太师,再不曾扳倒杨氏母家,榨干她最后一点价值之前,他绝不能在杨氏面前暴露半点不耐烦。

杨氏有心气沈正平,由着他装了半天的孙子,知道陈嬷嬷烹茶回来,才放过了她。

沈正平松了一口气,喝着茶缓解喉间的干涩,杨氏若有所思的转了转眼珠,蓦地搁下手里的建盏。

沈正平心头一颤,果不其然听见杨氏问道“妾身听闻,近日京城中,老爷的风评不大好,还是因为妾身给老爷纳妾的事闹出来的,陈嬷嬷上回去市井采买,听见了不少的风言风语……”

“夫人!万万不可相信啊夫人!”沈正平喝茶也顾不上,连忙解释“这京城的长舌妇,平日里尽喜欢嚼舌根,加之我方才升了尚书,惹了不少人的嫉妒,所以他们一直在背后诋毁我!夫人!”

“老爷不必着急解释,我自然是不信的。”杨氏看够了沈正平的丑态,舒心的笑了笑,“更何况那些人,都是妾身给老爷挑选的,妾身知道,老爷得知二少爷绝后,必定受了很大的打击,妾身能理解老爷。”

沈正平长舒了一口气,这心一提一放的,他实在受不了了,勉强把手里的茶喝完,就马不停蹄的离开了。

关于沈正平的议论传了近半个月才渐渐消停,众人看杨氏母女三人没什么反应,也都偃旗息鼓,不再谈论。

这一日,杨氏去了穗姨娘的甘菊院,穗姨娘亲自出门来迎,周身气息有些低落。

“妾身给夫人请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