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南州士的算盘(2 / 2)

加入书签

不是蒙古人蠢得不知道襄阳城坚墙厚,而是淮南一带水系复杂,更不利于蒙古作战,宋虽弱,但无论后金还是蒙古,在淮南就没占到过便宜,而襄阳至少位于平原,城池再坚固,这里也是利于陆战、马战的。

至于现在的襄阳,还不如南宋时那么坚固。

而南郡士族,将这比帐算得很明白如果襄阳在南方政权手里,北方势必将此作为突破口,到时最倒霉的还不是他们这些地头蛇

相反,如果襄阳在北方政权手里,对南人来说,从淮南直接入中原就可以,没道理以己之短、克敌之长。

事实也的确如此,三国时代,除了前期关羽坐镇南荆州时候,对襄樊造成过威胁之外,南荆州的吴国时代,一向进攻寥寥,一般都是十万大军北上合肥、十万大军北上广陵

从这点来看,南郡士族的算盘,打得不要太瓷密。

如果淮南士族有得选,大概也更想靠近南方,可惜历史上的淮南,在袁术登基后被废的七七八八,根本没得选。

哪怕是白图听了黄承彦的分析,也不得不大写一个“服”字这是真的为自家考虑到了骨头缝里

谁强谁弱先不提,先选一个对自己负面影响最小的方案

因此哪怕黄承彦信誓旦旦的以“亲眼所见”为担保,南郡士族依旧不想将自己贴在将军府一边。

毕竟现在蒯越等人的判断是,接下来天下时局很可能将陷入长期分裂,他们需要营造一个安全的位置,尤其再怎么看,中原河北,都比江东南荆州的优势要大。

黄承彦平时和他们分心已久,又如何能令他们改变想法

“所以黄先生也无法劝降他们是吗”白图没有太多的失望,只是有些遗憾。

本来白图也是准备用三到五年去硬拼的,这才过去一年

建安都已经第五个年头,各地诸侯越发根深蒂固,谁打谁都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历史上徐州在建安初几年那种短期内易主数次的情况,将越来越罕见。

“不,我至少能劝得动蔡夫人。”黄承彦义正言辞的说道。

“刘表还活着,指望蔡夫人”白图说着摇了摇头,之后也说道“而且蔡夫人作为南郡士族的纽带,只怕也不会轻易对将军府有什么好感。”

“白公多虑,我小姨子岂有不和我一条心的道理”黄承彦闻言,一脸看似淡然、实则倨傲的语气的说道。

白图

总感觉荆州好像很乱的样子,不过对白图倒是个不大不小的好消息。

“那便有劳黄先生,某虽不才,有无数贤才文武相助才有今日,但信誉还是敢拍胸脯保证的无论今后如何,将军府为政为武,绝不牵连家人,若是将来真的有赖蔡氏与刘荆州献城,定以县侯封邑待之。”

白图所说的“刘荆州”,显然不是刘表,而且说的是“献城”而不是献州,显然也就是表现了白图不会将希望都放在这儿,荆州各战场不会停战。

毕竟刘表一时半会儿还完不了,这“好消息”暂且还无法兑现,只是令白图更多了几分底气,同时可以急信前线,嘱咐他们“稳扎稳打”便可,不用再冒险搞神兵天降之类的战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