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二章 灵州大捷(2 / 2)

加入书签

也不知道是哪里开了头,一声声大唐万胜的声音从长安各处接连响起,让整个长安都陷入了欢呼的海洋之中……

……

而此时,在长安皇城之内,李承明正坐在门下省大殿之内,看着经由下面几个大臣筛选出来的各地奏折,仔细的看了起来。

虽然对于批改奏折,李承明的确不太喜欢,但现在身处这个位置,他也不会任性的真的将所有奏折全部扔给下面的大臣去处理。

奏折就是各地官员向皇帝奏报的地方政事,是皇帝了解地方政事,并非酌情处理的最主要通道之一,这可是一种巨大的权力,李承明自然不可能真的将这个权力下放。

就像是以后的明朝,皇宫大内之内衍生出了十二监,其中权力最大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就有帮助皇帝批答奏折,传宣谕旨的权力,而正是因为这样的权力,才造成了明朝后来宦官专权严重,甚至有时候连皇帝都被其蒙蔽的地方。

对于以后若是登基,成为大唐皇帝之后,李承明也不是没有想过以后要如何改变这大唐的朝堂。

不过这一件事对于他来说暂时还不能太过操之过及,至少要等到他真正手中拥有足够实力。

将手中的一本来自于晋州官员奏报的当地出现旱灾的奏折批改完成之后,李承明抬起头来,晃了晃有些发酸的脖子,看着下面的魏征几人依旧在认真的审核着奏折,李承明眸光流转。

“几位爱卿辛苦了,先休息一下,喝杯茶吧!”

挥了挥手,让旁边伺侯的太监上茶。

嗯,这茶可是他最近才让人炒出来的,不是那种以前的茶汤,茶水清淡而微苦,回味又甘,比之之前的茶汤还要不错。

“多谢殿下!”萧瑀几人见到太监送上来的茶水,他们也不是那种不识好歹的人,道了一声谢,而后才开始品尝起送上来的茶。

“殿下所制的茶虽然没有茶汤那种浓香之味,不过却清淡适宜,闻之清香扑鼻,实在是难得的佳品。”王珪喝了一口茶之后,微笑的赞叹道。

“不错,此茶清雅宜人,饮之却仿似连疲累都消去一些。”一旁的魏征也赞叹道。

“嗯,此茶……”

“殿下,有鸿翎急使来见!”一旁的萧瑀也想说上一些,不过这个时候,一个千牛卫急匆匆而来。

随后便见在两个千牛卫的架扶下,一个头戴红羽毛头盔的大汉被带了进来。

“殿下,卑下奉灵州刺史,任城郡王殿下前来报捷,灵州大捷,阵仗贼子一万三千余,俘获突厥南面设郁射设……”

-----------------------

求推荐票!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