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倾国两相欢(2 / 2)

加入书签

我满身疲惫地走回文书院,一到门口便见泠儿站在门口等我,“青蔷姐姐,你可回来了。昨天我来找你,发现你没回来,怕你出事,急得去向陛下禀告。后来大冢宰派人来说,姐姐你晕倒在宫门,暂且留宿冢宰府一晚。我还是担心,一早就在这等你,还好你平安回来了。”

我走进院子,她亦跟着进,我看着她额上细细沁出的汗珠,有些感动,忍不住抬袖替她拭去,“你在这等了多久?”

泠儿不好意思地笑笑,“也没多久,总之青蔷姐姐你回来就好。”

我摸出怀里的钥匙,打开房门,请她进来,拿起桌上的瓷白水壶,倒了一杯水给她。泠儿显然很渴,但她还是没接过水,只见她又倒了一杯,端着水杯,眉眼弯弯如春日的溪流,“青蔷姐姐你也渴了吧,我们一起喝。”

我看着她细心关怀的神情,不禁笑笑,饮下白水。

喝完水,泠儿问,“对了,青蔷姐姐,你怎么会晕倒呢,是不是生病了?”

我拈着水杯,轻轻放下,“我只是累了,休息一下好了。”

泠儿关切道:“既然青蔷姐姐身子不适,司计司和司膳司的事就先放着,反正有典计和典膳看着呢,不会出乱子的。姐姐不宜操劳,当好好休息才是。”

泠儿细心地将我扶到床上躺着,再三嘱咐我好好休息,临走时还帮我把门掩上了。

一觉醒来,发现院子里有窸窣的响动,轻轻推开红格子门,发现泠儿正从院子里的橘树上爬下来,树上垂了两根粗粗的绳子下来。泠儿拿起树下的一块木板,拿着绳子就着木板的孔穿去,打了个结结实实的绳结,又在绳子上系了两三条蓝白的带子。这时我才恍然明白,泠儿是在架秋千。

泠儿坐在秋千上试了试,秋千一荡一荡的,蓝白的带子随风飘飘,隔着少女明媚如晚霞的面容,清悦的欢笑,如此美好,真像是梦里走出来的一样。

泠儿目光瞥见我,忙从秋千上跳下下,道:“青蔷姐姐,我瞧你这院子闷得很,便帮你扎了一架秋千,想让你开心点。你不会怪我擅作主张吧?”

我含着风消细雪一般的笑容走了过去,“你为我这般用心,我感激你还来不及,怎会怪你呢。”

听我这样说,泠儿又高兴地坐回秋千上,指着秋千上的空处道:“青蔷姐姐,你也来试一试吧,很好玩的。”

我坐到秋千板上,泠儿纤白的手覆住我的,我亦回握她。两个人一只手抓着绳子,另一只手紧握彼此,轻轻荡起秋千,越荡越高。长长的蓝白带子打在脸上,痒痒的,很舒服。在这种欢畅中,身边人欢笑如铃,我亦敞开心怀,咯咯地笑出声来。

——

我没有忘记自己说过的话,很快就出宫去看静好,还把宇文邕派人打赏给我的翠玉豆糕、葡萄干、梅子等细心地包好,带出宫去,分给益坚馆的孩子吃。益坚馆的孩子很少吃到这样的好东西,孩子心思单纯,对送给他们吃食的我很有好感,开心的同我交谈起来,说了不少趣事。

“莫哥哥的剑术很厉害,有一回有人来向他挑战,他笑道,同禽手有三种结局:胜了——比禽兽还禽兽;败了——禽兽不如;平了——跟禽兽没两样。所以我不会同你交手的。那人一听气得拔剑刺过来,不过莫哥哥几下就把他制服了。那人不甘道,你到底同我交手了,那你岂不是比禽兽还禽兽了?莫哥哥笑着回道,你终于承认你是禽兽了,不过,这位仁兄,你是不是眼睛有问题,我什么时候和你交手了,我明明和你交的是剑。那人一听,气得彻底晕过去了。”

“我们馆里有个女孩叫栗粒,脑袋不太灵光,老师问她问题她老是答不上来,肖鸣常常嘲笑她是笨蛋,栗粒经常被他气哭。可是后来,他再也不敢嘲笑栗粒了。因为他每次一说她是笨蛋,栗粒就会反击,你不用总是把自己的名字挂在嘴上,我们都已经知道那是你;跟笨蛋说话,你岂不是更笨;笨蛋也能听懂你的话,你的话也太幼稚了。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些话,都是莫哥哥教她说的。”

“有一回我们去帮人修路,遇上了一个特别刁滑的雇主,修好路后迟迟不给钱,莫哥哥就亲自上门要钱,雇主的下人说,对不住公子,工钱已经计算好了,但是东家没有发话,所以还不能发钱。莫哥哥问,早就该发钱的,他为什么还不发话?下人说,因为东家腿受伤了,躺在床上。莫哥哥当时就冷笑,原来我们能否得到工钱还得取决于他的腿,真希望他的腿早点好起来,因为我想看看他是用哪条腿发话的!”

“那个下人被驳得哑口无言,最后还是莫哥哥告诉他,要是他们再拖欠工钱,他明日就把这件事张贴布告长安城各个大街巷,敲锣打鼓告诉所有人,看以后还有谁还敢来为他们做事,那东家一下子就怕了,赶紧命人发工钱。这事才算了结。”

静好刚来,不知道这些趣事,听得咯咯发笑,眼里流露出敬仰。

听着孩子们讲他们崇拜的莫哥哥的英雄事迹,我也不禁发笑。这位莫公子还真是善良机智,又不失风趣犀利,总是能一针见血,倒是个人物。

注释:

1标题出自唐代李白《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