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俺们农村人(2 / 2)

加入书签

……

太尼玛好了!

说不定,神农氏知道自己也是农村人,专门送给自己的呢。

叶之凡见状欣喜若狂,这一坨牛粪是个宝啊!它可以用来从事种植业……

恰好,明天是星期六不上课。

事不宜迟。

自己家里还有一片果园,一片菜园……如果用仙兽犀牛粪来施肥,效果绝壁杠杠的。

下午上了两堂课后,叶之凡立马打点行装,到了泗水县公交车站,踏上了回家之路。

泗水县,柳林乡。

陈圩村,夹在泗水县县城,和柳林乡之间,它就是叶之凡的家乡。

解放前,陈圩村是一个陈姓大地主的碉堡。它的四周筑起圩墙,又引来河水环绕四周,形成护城河。

如今随着时间推移,一切都已经成了过去。

圩墙倒塌变成一道椭圆形山岗,环抱着陈圩山庄,山岗之上林木葱翠。每到春天,紫红的桑椹,雪白的槐花,和不知名的野果挂满枝头。

金秋时节,护城河里栽有莲藕,鱼虾肥美。

在叶之凡的记忆里,特别是收获季节,和伙伴们下河游泳嬉戏,捉鱼摸虾;上山岗吃野果,抓野鸡野兔的经历,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那时无忧无虑,天真无邪。

可现在,必须寒窗苦读,承担光宗耀祖的任务。而且,河里扔满了垃圾,动物尸体。河岸山岗上,白色塑料垃圾袋随风飘扬,垃圾上蚊蝇肆虐,臭不可闻。

柳林乡地广人稀,很多人坐在酒桌一叙,都能沾亲带故。叶之凡一上车,就有人认出来了。

“之凡啊,今年摊到高考了吧。成绩在班里怎么样?能不能在学校全年级保持前一百名?”

一位熟悉的乡亲,关心问道。

年级前一百名?想都别想!

叶之凡讪讪一笑,尴尬道:“倒数一百名,还差不多!”

“倒数一百名,那考大学可没戏!“

“之凡,考不上大学没啥?只要头脑活泛,挣钱娶媳妇不是个事儿。”

“之凡,不管到哪里要都多说话,嘴巴要甜……”

……

作为一个穷二代,叶之凡自卑得很,他到哪儿都不爱说话,不爱表现自己,便只好一一点头致意。对于这些个吃瓜群众总结出的生存经验,是不置可否,不做评论。

咱如今有了神仙红包群,可是要拯救人类,维护世界和平的……整天脑袋里只有挣钱娶媳妇,不庸俗么?

“哼,牛什么牛!跟他说话爱理不理的。成绩不好,架子还挺大……这个社会,老实没学问又没有钱,连媳妇都找不到。”

确实不假,如今农村没有个三五十万,没房没车,只能打光棍。“

“对啊,到时候大学上不了,工作找不到,农活不会做,怎么养活自己都成问题。”

“呵呵,都少说两句吧。人家不过是不爱说话而已,又没有得罪你们。”

……

到了陈圩村路口,叶之凡下车了。

国道距离陈圩山庄,还有五六里路程。

叶之凡一路步行,来到陈圩村。

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径,将陈圩山庄划分成南北两部分。

道路两边,是各家各户的房屋。村民穷富不等,有土坯房,瓦房,还有洋楼。圩内有卖部,有理发室,有饭馆……成为一个集市,不过人烟稀少。

但见,圩内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墙倒屋塌,不知名的野草疯长,野蜂巢其间,确实不能住人……

很奇怪!

一路上,叶之凡也没见几个人。

原来村里的大部分青壮年都出外打工,有大钱的都到泗水县城里买房,有钱的则转战柳林乡上,庄内只剩下老弱病残,一片萧瑟荒凉。

扎心了!

不过村内空气清新,四处弥漫着淡淡的花草香味。如果有朝一日,自己成了亿万富豪,一定在村里建筑一个大别墅。

城市里的鸟巢筒子楼,有啥好的。

村口一座三间红砖绿瓦的房子,一间厨房,一座门楼,一组院墙围成的院,就是叶之凡的家。

院子里一株歪脖子桃树,数颗银杏树,空间很大很大。

此外,叶之凡家前屋后,都有菜园,屋后还有不少枣树树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