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宋国之变(十九)(2 / 2)

加入书签

是的,他还不能死,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然,即便是死了,他也没脸去见九泉之下的大帅。

这是王贵在这一瞬间的想法。

“很好!王贵!就由你来进攻鹿原郡,对那里的地形,你是最熟悉的,你没有意见吧?”林永元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

“末将得令!”

王贵也不含糊,既然心中已经有了计较,那就要完美的完成!

“向将军,东边的河间郡就交给你了!”林永元再次下令道。

“末将得令!”向明也是大声回应。

“至于庄、蜀二郡,我们目前还不已得罪烽国,只要防备他们偷袭就好。而昌隆大营的魏军,则由本帅亲自监视,以防他们乘机来攻!”

林永元给将领们定下了大致的战略方针,但进军打仗不是儿戏,除了大致的战略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商讨,这就需要具体安排和具体计算了。

比如哪些人跟着向明,哪些人跟着王贵,哪些人和林永元留守大营,每一路需要多少人,这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配的,不是想到一出是一出。

还有粮草的转运,这是一场大战最先考虑的问题,该运多少,运到哪里,什么时候晕,都是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将领们还在商讨各种细节,粮草就已经开始转运了,这就是所谓的...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现在剑山大营的粮草虽然还不至于立马告竭,但是也只够个把月的,如果攻城不利,战局被拖延了下来,这对剑山大营是致命的打击,到时候该怎么面对,这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除了粮草,还有各种军械物资,什么刀剑戈矛,长弓箭矢,都需要按需供给,而攻城战还需要各种各样的攻城武器。

这次攻城需要哪些攻城武器,这些攻城武器该怎么搬运,由谁搬运都是需要一点点仔细的研究的。

再比如,向明和王贵兵分两路,分别进攻鹿原郡与河间郡,他们要先进攻那个城池,具体的路线是怎样,也需要仔细的比对、规划。

所以说,一场战役是需要很长时间来酝酿,不是说打就打的,其中需要准备的东西非常繁杂。

在现世,有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考场如战场!人们把学生的考试当成是古代的战场,这一定也没错。

如果把考场看成战场,把考试看成打仗,那学生就是一军主帅,手下的笔就是千军万马,那张试卷就是他们要面对的敌军!

不管是中考还是决定人生的高考,都是需要长达三年的学习时间来累计知识,做各种准备,这样才能做到成竹在胸。

这时,一名将领看着林永元问了一个问题。

“副帅,如果有些城池拼死抵抗怎么办?毕竟都是自家兄弟,难道要下死手吗?”

这时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次他们进攻巨鹿、河间两郡,就是准备打李朝天的旗号,想必到时候肯定有很多城池会不战而降。

但这并不能说明所有的城池都是如此,肯定会有犹豫的,反抗的,甚至坚决抵制的。

(求推荐,求收藏,求订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