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孙缭(2 / 2)

加入书签

只是其人行踪飘忽,洗好游历天下,此次小子归来的时候,无意间听到有人说在川郡见过他,便打算上山拜师。如果错过这一次,下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在遇到了。”

“魏国还有这样的奇人?我怎么没听过?”

公孙博文非常奇怪,自己身为大世子,自己国家有哪些大能,他心里多少有些数,但是这个人却从没听过。

“魏国那么大,很多隐士又都不喜欢为他人效力,您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我本想和你一同前去,听你这么说,奇人恐怕不会欢迎我,那我便祝你早日学成归来吧。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

“不用了世子,小子什么磨难都经历过,这点小事还难不倒我。只是,临走之前,小子有几句话要对世子说。”

孙缭拒绝了公孙博文的好意,并且打算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公孙博文点了点头,示意他但说无妨。

“世子,这几年,你不仅不能和其他世子其冲突,还需交好与他们,然后任由其他势力相互攻伐,自己坐山观虎斗。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断了各大边军的粮饷,同时也不要特意去交好。”

公孙博文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同时,对眼前这个小孩更加期待起来。

“既然你去意已决,那我派人送你去川郡吧。”

“那就谢过世子了。”

孙缭向公孙博文深施一礼,闲聊了几句,便急不可耐的启程前往川郡。

公孙博文胆子确实大,认为孙缭的话有道理之后,居然毫不犹豫的采纳了这个十岁出头小孩的建议。

五年来,他修身养性、与民生息。对外,他从不妄动刀兵,对每一位世子都是百般讨好,让那些世子打消了心头的顾虑。并且,他也从不间断对边军的供养,即便是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过。

孙缭献计之后,便前往川郡拜师,这一走就是五年。这五年,孙缭杳无音信,也不知道最后是否拜师成功。公孙博文曾派人前去川郡寻找,但却一无所获。

直至五年后,孙缭学成归来。公孙博文隆重的接待了他,并向他问起了五年来的经历。孙缭也不避讳,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公孙博文。

公孙博文原本打算委以重任,但是被孙缭婉言拒绝,他称自己未立寸功,恐怕不能服众。公孙博文也认为自己太心急,便答应了孙缭的提议,由孙缭代替他游说各大边军的主将。

那时,各位主将已经基本看清了形势,认可了公孙博文,觉得他才是真的为了魏国,而不是出于一己私利。再加上孙缭的学识、口才和对未来形势的剖析,众位主将便答应协助公孙博文铲平内乱,并且扶保他登上王位。

自此,公孙博文才真正的信任孙缭,引为自己的心腹。此次魏宋大战,便是孙缭最先提出,公孙博文全力支持,并且拜他为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