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计谋(2 / 2)

加入书签

只见一名黑衣人从暗处闪身而出,单膝跪地,抱拳回道:

“参见世子。”

“此事是否属实?”

公孙博文问道。

“回世子,已确认过了。”

“看来计划有变啊,当时我便劝过父王不可如此急功近利。那宋国有什么举动吗?”

“回世子,宋国的大军在几日前已经开始攻打烽国,最新的情报称,烽国在毫无防备之下被宋国连下数城,又有公主心腹的帮忙,让宋国兵不血刃的夺下了数座城池,正快速的逼近狄秋。”

“果然不出我所料,宋国这只饿虎,怎么会在乎我魏国的区区一郡之地,他们从一开始就是假意与父王合作,逼迫烽国拥立唐乾是假,攻占烽国是真。他们要的,是整个烽国。”

公孙博文摇了摇头叹息道:

“可笑我父王以为可以控制烽国。你先下去吧,记得随时想我禀报宋国和烽国的近况。”

“诺”

黑衣人起身一揖,便闪身离开了。

“也罢,既然宋国已经出手,那我便不好插手了,烽国这次怕是万劫不复了。小妹,那些杀死你的人,很快就会去陪你的。我还是先收拾好国内的残局,等我登上了魏王的宝座,再找宋国算账!”

公孙博文摸着下巴的山羊胡,暗暗的想道。

夜,洛西城外十里,宋军大营。李朝天一身戎装,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缓缓的行上一座小山坡。

李朝天身后的几位将军也不紧不慢的跟着上了山坡,他静静的注视着眼前这座巨大的城池,眼神幽深、清冷,黑暗中,洛西城仿佛一只巨兽一般趴伏在大地之上,显得那么的不可侵犯。

四周寂静无声,只能听到虫鸣和战马的鼻响,李朝天就这样安静的看着,似乎是陷入了沉思。其中一位二十出头的小将忍不住问道:

“大哥,我们来了已经一天了,您为何还不攻城?”

李朝天依旧一动不动,静静的看着,并未理会。那位小将军见大哥不理自己,又问道:

“大哥,现在正是攻打的好时机啊!城中的烽军并不多,估计不到五万,守将方大勇不过是个有勇无谋之辈,即便这洛西城再难攻,我们三十万大军轮番攻城,不出两日必能攻克啊!如大哥同意,我愿做先锋!”

“是啊,大帅,我也愿做先锋!”

“大帅,这先锋还是得我张猛来!”

“大帅,只要您让我打头阵,我愿连夜攻城!”

...

其他将军也都坐不住了,一个个嚷嚷着要做先锋。李朝天骑着战马缓缓转过身来,缓缓的道:

“闭嘴!”

声音不高,但将军们都听到了,一个个仿佛被施了禁声咒,一语不敢出。等四周再次恢复安静的时候,李朝天开口了。

“要攻下这座城,并不难,即便是烽国的都城在我眼里也不算什么。但是,即便攻下了,又有何意义?我们孤军深入烽国境内,本就是兵家大忌。三十万大军虽然看似很多,但是这里毕竟是烽国,他们可以源源不断的抽调兵力与我们做拉锯战,我们耗不起。

即便大王可以从国内抽调更多的军队前来,但我们的后方也并不稳妥。我为什么要秘密的杀死那些投降我们的城主城守?他们只不过是中了我们的圈套才打开城门,等魏王反应过来,必然会有所行动。

而且那些我们攻占的城池里到处都是忠于烽王的臣民,万一我们攻城的时候腹背受敌,大王的援军又不能短时间内支援,我们将会万劫不复。”

“大哥,那我们该怎么办?”

那位小将军急忙问道。

“朝地,大哥知道你立功心切,但是行军打仗,并非儿戏。你先跟随在我身边,多听多看。知道了吗?”

李朝天严肃的说道。

“知道了大哥。”

李朝地举丧的点了点头,李朝天无奈的看了自己这个弟弟一样,摇了摇头,说道。

“回大帐!”

宋军帅帐内,李朝天盘膝坐于帅案后,闭着眼睛,左手拿着令箭,一下一下有节奏的拍打着自己的右手手臂。账外不断有将军进入帅帐之中。李

朝天似乎是知道将军们都到齐了,便睁开双眼,缓缓的扫视了一圈,眼神锋利,目光过处,将军们各个都低下头,不敢与其对视。李朝天满意的收回目光,坐直身体,开口道:

“令!”

将军们听到这个字,一齐躬身抱拳,动作整齐划一。李朝天接着道:

“令,左都玉将军率本部人马,回守高平城,防止宁兰郡,夏川郡反扑。”左都玉双手接过令箭,抱拳回道:“得令!”说完大步走出帅帐。

“令,成平将军、林永元将军率本部人马埋伏于洛西城东边的树林内,若有烽国援军前来,无须奏报,杀之!”成平、林永元接过令箭,抱拳回道:“得令!”说完大步走出帅帐。

“令,向明将军、王贵将军率本部人马埋伏于洛西城西南边的山谷,若有烽国援军前来,无须奏报,杀之!”向明、王贵接过令箭,抱拳回道:“得令!”说完大步走出帅帐。

“令,林启正将军,率本部人马坐镇中军,本帅再给你一千辆战车,若哪方有危,务必第一时间增援!”林启正接过令箭,抱拳回道:“得令!”他没有走,而是站回了原位。

“其余将军明日随本帅包围洛西城,一只苍蝇都不准其飞出!若烽军出城作战,你们记住,能打就打,不能打就退!”李朝天最后吩咐道。

“诺!”剩下的将军一齐抱拳回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