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四 大展拳脚(1 / 2)

加入书签

黄劭接到命令之后立即只身骑着一匹快马赶往平顶山而去,曹操则在三日后带兵缓缓起行,至于黄劭的余部则留给郭贡在临颍县看守着,在曹操看来,招降何仪跟何曼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一来他们很少公然对抗郭贡的政府军队,二来比他们更强的刘辟跟黄劭都完蛋了,他们根本没有顽抗的理由。(wwW.)[]

四日之后,曹军来到平顶山下,果然在曹军一到之后,何仪跟何曼亲自带着黄劭来投降了,确切的说,是带着黄劭的一部分,也就是黄劭的人头。

这两兄弟说,黄劭来的时日一开始是说受命前来说降他们两人,但是很快就露出了险恶的嘴脸,想说服两兄弟诓骗曹操上山然后率众突袭,只要曹操一死,他就和两人带兵回去整合旧部击败郭贡,到时他们三人就可以继续在颍川称王称霸。但是这两兄弟显然已经有了降心,所以直接砍了这家伙的头送给了曹操。

曹洪听到这事之后立即确定了自己的想法,这家伙分明就是想帮刘辟报仇在忍辱负重,从他会分兵惑敌,然后突袭曹操大营看来,这小子的智力不算太低,只是刚好碰上了智商和魅力都高过他的曹操,自然没法玩,只能认栽了。

曹操收了黄劭人头之后还问了他尸身在哪,然后才让部下完整的为这家伙下了葬,并且说了一句‘彼虽负我,终献一城,功是功过是过。不能因瑕掩瑜。’一句话尽显领袖风范,让麾下将领包括投靠的何仪何曼都心折不已。

收降了何仪何曼,整个颍川算是平定下来的,豫州刺史郭贡也正式向曹操臣服,表示自己会全力配合曹操经略豫州,当然了,他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拿下颍川之后陈国。(叶子·悠~悠)梁国,鲁国望风而投,曹操让于禁。乐进兵分两路,进驻陈国和梁国,接着让曹洪进驻鲁国。至于曹仁则前往他年少成长的地方沛国,收编在在那里的许氏宗族,这也意味着,许褚会正式来到曹操麾下,想起那个小小年纪都无比配胖的小子,曹洪真有点想知道现在他长成什么样子了。

不过显然短期内他是没什么机会了,因为当曹操派曹洪往鲁国的同时也给了他另外一个任务,就是让他把驻兵的地点从济阴郡改道鲁国,原因很简单,拿下豫州之后。济阴郡已经不再是前线,所以作为中郎将的曹洪自然要换地方驻守了。

说起这个鲁国的所在,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他位于兖州山阳郡和任城国东边,泰山郡的东南。和三郡都接壤,而其东面又和徐州的琅邪国跟东海国接壤,可以说也是一个超级战略要地,最要命的是,这地方刚好就在泰山山脉之中,地势险要无比。无论是陶谦进军兖州还是曹操进军徐州,都没有选择这条路,愿意那就在于太过难走。

但是曹操认为,现在驻扎的徐州的吕布和刘备都不是一般人,简而言之,两位喜欢不走寻常路,所以鲁国已经是一个要严加防范的要道,更何况泰山太守应劭是个无能之辈,虽然有吕虔协助,可是独木难支,要对付徐州两个大鳄,曹操能想到的自然就是曹洪了,在曹氏诸将之中,独自和吕布交锋,还将其打退的将领唯独曹洪一人,况且在多次战争之中,曹洪都认先锋,战争经验丰富,所以据守路过的任务曹操自然会属意自己这位族弟。

曹洪这次驻守鲁国的权限再一次被放大,郡中大小官员全部由曹洪自行任免,无需禀报,另外只要曹洪出得起粮草赋税,带多少兵都不是问题,最好能够把徐州东海郡或者琅邪国几个县城拿下更好。[]

这无异于让曹洪拥兵一方,这种委任是极为宽松的,也让曹洪因为自己麾下军士突然变成了曹操的世兵那点忌惮烟消云散,传书给在乘氏县的家小之后,曹洪就屁颠屁颠地带着军士去鲁国上任了,随着他去的还有乘氏县的县令李进,副将潘璋史阿以及曹洪的侄子曹休。

李进是自己请缨随曹洪去的,潘璋和史阿则是曹洪家臣,自然要跟去,至于曹休则是曹操任命他去的,曹操把曹休任命为鲁国都尉,掌管一事,等于说在鲁国和曹洪同样拥有兵权的就是曹休,这种安排完全显示了曹操的高明,既有互相制衡的意思,又因为曹洪和曹休的关系让两人觉得没怎么别扭,曹操的领导艺术在这两道任命之上发挥得淋漓精致。

曹洪得到这个任命之后第一个冒出来的想法就是,他现在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自己在济阴郡的时候无论是募兵,还是收纳赋税军粮都要遵循曹操的要求,但是现在他等于成了一个直辖市的领导,无需再受到太多的制约,而是想怎么弄就怎么弄,这是何等让人振奋的事情啊!有了发挥的空间,曹洪有很多事情都可以付诸行动了,比如怎么利用自己的杀器,石油,还有怎么狠狠地发展地方经济外加敛财。

这些,都是曹洪在去往鲁国的路上仔细思量的事情,鲁国只有六个县城,都在山野之中,位置还不太好找,但是各个都是易守难攻的好地方,当然,无疑也都是穷乡僻壤,山路比赛,商旅自然来得少,没有贸易,何来繁华?来到鲁国治所鲁县后曹洪才知道,最富裕的一家大户不过只有几百倾‘肥沃’的土地,还全在山林之上,比起曹洪在济阴郡的田产,这实在有点可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