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事非寻常(1 / 2)

加入书签

曹操听到曹洪的建议,沉吟起来:“散伙么?”

曹洪说道:“大兄,如今你攻下虎牢关,天下人都已经知晓,寡不敌众,兵败汴水也是天下知闻,现在董贼西迁之事已成定局,洛阳百姓已经被迁徙大半,财货更是早已流入关中,此时此刻,还要和董贼耗费心神么?就算赢了,也挡不住天子西去啊!反倒是再一次削弱自身实力,让关东群雄坐山观虎斗。()”

一直在旁边听着的刘晔上前说道:“主公,曹将军所言有理,今观孙文台,依然屯兵颍川和董卓对峙其实已经是无奈之举,他自长沙北上,如今荆州已经被刘表控制,截断了他的归途,粮草又是得袁术供给,讨伐董贼已经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若是没有讨董这个借口,袁术岂会给他屯兵颍川,输送粮草?就算打下洛阳也不过是一片废墟罢了,孙文台是退无可退,但是明公却可以再做筹谋。”

曹操听了点了点头说道:“此言有理!既然如此,我等整备一番就回军襄邑去吧。”

之后,诸将就进入了坞堡的一间大宅子里,宅子的正堂早就准备了宴席,这个宴席桌上的菜着实比不了吴郡郡府的珍馐百味,但是勉强也算拿得出手,毕竟曹操现在没有根据地,没有收入,都是靠着自己和诸多族弟还有卫兹的财资在支撑,几乎等于是坐吃山空,所以必须要节俭。

席间,除了曹洪熟悉的将领之外,还多出了三人,一人名叫任峻,字伯达,乃是一个脸色苍白的年轻人,大约在二十岁左右,是曹操从酸枣进入河内之时慕名投靠曹操的,除了他之外,还带了自己族中数百人,多是精壮男子。

还有一人名叫枣祗,三十出头,修为不弱,到了炼气化神的境界,和曹仁不相上下。

最后一人则叫做李乾,这人已经上了些年纪,四十来岁,武功不高,只在炼精化气的境界,比起廖化潘璋还不如,不过却很是豪爽,酒量很好,跟曹操也是熟识,听夏侯惇说,这是曹操当年剿灭黄巾贼时的老部下,在黄巾之乱过后就回乡务农了,听闻曹操兵败,立即又赶来声援。

这三个新同僚,任峻似乎身体不太好,不甚酒力,所以不怎么说话,枣祗则是沉默寡言,只有李乾一直拉着曹洪说话,这时只见他举着一杯酒笑道:“曹将军,老李我最欣赏的就是忠肝义胆的好汉,你没回来的时候就听说你拼死相救主公,你一回来,又听说你卖光了所有家产支持主公,前面一项,老李自认为还可以做得出来,但是后面一项,老李就万万没有办法了。”

曹洪问道:“不知这是何故。”

李乾哈哈大笑:“老李家乡还有很多族人,要是卖光产业,只怕要被那些叔伯兄弟挖祖坟了!”

曹洪听了哈哈大笑,知道他说的是事实,其实在这个年代,家族的确比国家重要,很多家族为了保全自身,甚至会让自己的家族子弟为不同势力效命,以免一损俱损,若是有人在不同的地方,一边完蛋了,还可以投靠另一边,这种例子在三国历史之上屡见不鲜。

比如大名鼎鼎的诸葛亮的兄长和弟弟,一个在孙吴一个在曹魏,他自己则在蜀汉,还有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看到司马家在曹魏势力太大,为求自保也跑到了蜀汉,当时的皇帝刘禅指着自己的儿子对夏侯霸说:“这是你的侄儿。”因为他的皇后是张飞跟夏侯渊的女儿所生。

所以对于这个直来直去的汉子,曹洪还是非常有好感的,却听李乾又说道:“曹将军,别怪老李多事,我就是想问问,你的妻子是否是阴魅徐登的弟子?”

曹洪听了笑了笑说道:“看来大兄和李大哥的关系真是非同一般,这种事情都告之李大哥了。”

李乾神秘地笑了起来,说道:“并非主公说的,而是我侄儿告诉我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