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审讯(1 / 2)

加入书签

专案组十来天的辛苦布控没有白费,终于抓到了白水生和玉帕,而且还有两名嫌疑人正在眼皮之下,距离揪出温市那边的毒品分销团伙也仅有一步之遥,可袁文山在得知白水生逃跑的真实目的之后,却始终开心不起来,只有胡队长掩饰不住心头的激动,手持两个大包子,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和陈昌华分析案情,商量着抓捕小哑巴和董建的方案。()

陈昌华已经认定了董建就是这接货人,凌晨就到三岔路口了,那时正是装运香蕉的高峰时段,可董建为啥磨磨蹭蹭不装车,反而去了香蕉林子里,根据白水生的供述,小哑巴从昨天傍晚开始一直在林子里守货,直到天亮的时候返回旅馆,那么中途董建消失那半小时做了啥,若是去那藏毒的地方为何又没把土坑里的毒品带走,难道察觉出被警方跟踪了或是发现了隐藏在暗处的小哑巴被惊吓到了。

根据陈昌华推测,龚长明行事狡猾谨慎,这个贩毒组织成员之间都有某种联系,但又不互通,所以在决定炸掉黑煤矿之前,应该没有告知下家,这也是龚长明要囤货的原因,现在董建出现在三岔路口是龚长明死后失联的一次冒险举动,十天时间也是每次发货的最后期限,警方的保密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效果,温市那边的市场需求不能断,龚长明失联,董建试探着去那林子里找货,却意外发现了小哑巴,白水生说小哑巴此前从没见过董建,但董建跟高跃跑车时,长期在三岔路口活动,肯定是见过小哑巴的,董建进林子大半个小时,肯定也是暗中潜伏观察过。白水生说小哑巴没有见过接货人,受龚长明指挥每次从黑煤矿运五十斤左右的毒品来三岔路口藏在那土坑里,说明每次发货之前,龚长明都会和温市或者这条运输渠道方面联系,加上每次运毒周期为十天左右,温市到纳林正常情况下要走两天半左右,一来一回就是五天,加上驾驶员路途上休息,装货卸货等耽搁,十天这个节点刚好,跑得快能跑两趟,慢点也能跑一趟。还有这个量,一次五十斤,就是两万五千克,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

三十多名刑警遍布整个三岔路口,有的守在藏毒那个土坑,有的监视这辆绿皮解放车,有的化装成过路乘车的行人,有的又在旅馆监视小哑巴,一场天罗地网的布控已经到位,就等董建往这口袋里钻。刑警队副队长接到胡队长命令,利用常规侦查手段,在旅馆老板娘的吧台装上了录音器材。

白水生和玉帕被押送回了刑警队,离开之前,袁文山还把玉帕买的包子分给了两人,也算是尽了绵薄之力。

清晨八点,董建终于懒洋洋的从旅馆走了出来,在一早餐店吃了两个包子和一杯豆浆,又在附近的公路上转了转,

还和一个当地不知是香蕉农户还是中介贩子模样的男子进行了攀谈,有说有笑心情还不错,看样子应该是在谈业务或是何时装车的事宜。

在陈昌华眼里,董建只在旅馆呆了四个小时左右,按理说就休息这几小时的话完全没必要开房,就在车上睡会就行了,更加确定了他的判断。

另一边,这副队长拿到了董建离开跟老板娘退房时的录音对话。

董建在那些香蕉农户中间若有若无的穿插一阵之后,不久便发动货车,停靠在一堆货物前,看样子是不准备去拿藏在林子里的毒品,陈昌华急得火烧眉毛,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了,那该怎么办,抓,没有证据,没有人赃俱获,小哑巴也不认识董建,这就麻烦了,就算抓了强行审问,按照现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旦不能在第一时间让董建招供,那温市那边的线不就断了吗?

胡队长现在到没这么大的压力了,因为温市那边还有大头,这块得陈昌华他们自行决定和布置,胡队长尽管是专案组成员之一,但鞭长莫及,建议先抓小哑巴,看看能从这小子身上挖出点东西不,反正董建的香蕉一时半会装不完。

其实,抓捕小哑巴早就在计划之中,主要是董建一直没从旅馆出来,为了不打草惊蛇只能按兵不动,陈昌华还抱着很大希望,董建会把这批毒品带走。

现在决定权在陈昌华手里,最终他一咬牙,抓,既然董建已经起了疑心,那这就是最后的机会,一旦抓错了,今后还可以重启调查,可一旦放董建离开纳林回了温市,剩余这伙毒贩将永远石沉大海。

一声令下,埋伏在旅馆里的便衣得到命令,直接撬开房门,反正小哑巴又听不到响声,小哑巴还在睡梦中就被戴上了手铐。与此同时,公路边也出现了异常,十来个便衣从四面八方往董建靠拢,形成一个包围圈,当董建反应过来时,一双铮亮的手铐已递到眼前。

对小哑巴和董建,抓捕工作很顺利,两人都没有反抗,是根本没有机会反抗,由于都是秘密进行,现场也造出任何混乱和动静,这是专案组组长陈昌华第一次下达命令,他还是要防止真的抓错了董建,而引起真正的嫌疑人闻风而逃,这种可能性并不能排除。刑警队副队长继续带人埋伏在三岔路口附近,那包海洛因还埋在那土坑里。

蕉林刑警大队热火朝天,是忙碌得热火朝天,而不是庆祝胜利的时刻,总共就四间羁押室,刚好四个被嫌疑人占得慢慢的,旁边的看守民警手持警棍横眉竖眼,谁敢胡乱发生,那将丝毫不用怀疑会招来皮肉之苦。

刑警队专案组会议室,陈昌华胡队长袁文山三人紧急召开了一场临时的短暂会议,现在大家都明白,形势刻不容缓,审讯工作必须立马展

开,必须立马突破董建,因为这关系到后续温市方面的行动布置,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董建是连接温市和纳林这条毒线的通道,但要让其低头承认的难度可想而知,不,是根本不可能。

胡队长冷笑自嘲不已,高跃死后的几天,他都和董建打过交道,那时袁文山和郭铁都在,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董建逼着高跃父母要工资,拿不出就用这车抵,那时还装着可怜巴巴,说自己也没有钱,两万块的车价硬生生的给那老两口砍了下来,可见这人城府之深,心思之缜密,完全是一个专业的演员,一招瞒天过海把一群警察耍得团团转。

陈昌华也苦笑,在白水生刚来纳林之初,跑第一趟车的时候,沙坝禁毒队就对董建进行过初步的调查,后来高跃被人杀了,又进行了第二次深入的摸排,包括手机通讯录上的电话号码,家庭背景,银行账户等,都没发现异常,想不到,真想不到,直到现在陈昌华还有些担心抓错了人。

陈昌华认为还是应该从小哑巴和玉帕身上先寻找突破口,能找出直接证据最好,就算没有,能挖出一些隐性的线索,都对审讯董建的工作有帮助,根据纳林到温市的路途和时间来算,最多五个小时之内必须拿下,从潼岭和沙坝发生的案件性质,包括陈洁,罗军,白水生的案件都得到了证实,那边的分销人对时间,数据等都有统计,一旦迟迟不能接货,极有可能引起警觉。

那就更不能拖了,袁文山负责玉帕的审讯工作,玉帕是个女孩,涉世不深,胡队长负责小哑巴,小哑巴是杀害高跃的嫌疑人,这也是他的工作重心,而陈昌华则带人搜查这辆解放车以及梳理董建的手机通讯录。

说做就做,刑警队羁押室,袁文山拿着董建在旅馆退房时跟老板娘的对话录音,来到关玉帕的房间,本来应该是把她带到审讯室审问的,白炽强光灯,铁马凳,墙上对的法律权利,从宽政策等更容易引起心里震慑,对犯罪嫌疑人招供有利。

第一次进公安局,又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被关在漆黑的小屋子里,不紧张害怕是假的,看袁文山进来,玉帕吓得瑟瑟发抖。

这不是正式的对犯罪嫌疑人,审讯袁文山静静的坐在玉帕身边,轻言细语,尽量让她放松:“玉帕,根据我们的调查,你在这个制毒贩毒组织里所犯的罪是最轻的,白水生一直想救你,让你立功以减轻罪行,你愿意配合警方抓捕这伙毒贩吗?”

玉帕想了很久,没有说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