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秦州相会(1 / 2)

加入书签

六七月份,是一年中最热的两个月份,因着要一路西行,必须趁着现在母亲河上行船方便,水路比陆路行走要更舒适一些。

西去前,孟萦特意去了大慈悲寺附近的神女娘娘庙,拜会了智心法师,看望了崔念慈。小念慈已经成长为十岁的少年郎,这几年跟着李君成学习佛法和制艺,变得沉静而内敛。

崔念慈已经隐约知道爹爹、师父和孟姨的关系,若不是孟姨这些年一直护着他,恐怕他早就让王家和钟家给撕掳了。

孟萦在京时,基本上每个月都要看望他一两次,检查他的课业,给他讲科举制艺和做人的道理。在他心里,孟萦比他娘更亲。

智心法师得知孟萦要去西北鄯州,便让她带着崔念慈一同前往。这些年崔念慈一直躲在庙里,缺少玩伴,也缺少见识和历练。若是能跟着孟萦西去历练见识一番,等到回京后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事半功倍。

对于智心法师的提议,孟萦觉得他思虑周到,便采纳了。

离开长安,对崔念慈来说,更能感受到自由和放松。故而,他一听说,能跟着孟姨去陇右道,兴奋得两天都没睡好觉。

孟萦计划先乘船到秦州天水郡,然后再走陆路。因为水路已经不好走了,因着母亲河落差大,水流湍急,不适宜行船,得走陆路翻山越岭,长达一个月才能到达目的地鄯州西平郡。

行李都装到船上,待到了秦州,上岸之后,再装到马车上。孟萦让人提前空驰马车,前往秦州,这样就免了元郎再派人去秦州接他们。

孟萦一行坐船走了十天,才到秦州。

一路上有崔念慈帮着带茫小郎和小鱼,孟萦觉得轻松不少。崔念慈被李君成教育得很好,自理能力也极强,很会照顾人,是个十足的小暖男。

李侃如和高在秦州,如今李侃如已经升任为天水郡郡丞,他们要在秦州上岸,必定要拜会李侃如和高。

因着出发之前,萧瑾瑜早早地给李侃如送了消息,他们的大船才到天水码头,便见到李侃如正等在那里,孟府提前派出的马车也到了码头上。

双方相见,孟萦并未见到高,正感到诧异,却听李侃如道“娘子有孕之后,便回了梁州母家。那边人多,条件好,有利于安胎生产。我们父子三人留守秦州,乐山乐水听说你们路过秦州,高兴得不得了。”

说罢,孟萦见当初小肉团一样的龙凤胎高乐山和高乐水已经长成了八岁的小小少年了。

见到与姐姐们差不多大小的玩伴,茫小郎和小鱼顿时乐了。

崔念慈带着四个小家伙一起上了马车,去往秦州郡衙。

这几年孟萦那边的消息,李侃如自然也听到不少,毕竟她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嘴难啃的硬骨头,竟然让孟萦做下来了。

李侃如心中佩服,同时又感到惋惜。若不是她娶了皇子,说不定最后能走到宰辅的位置。只是可惜了,她做事做得越好,上面那位就越忌惮,可若做得不好,别人就该质疑她和两位公主的能力了。

女皇给虹霓和虹霁赐了公主的称号,却并没有定下太女的名分。这样孟萦就会难做,若是女皇定下太女,孟家就不会这么被动了。

孟萦在秦州休息一天,本想第二天就出发前往鄯州,谁知高乐山和高乐水跑到孟萦的住处,请求孟萦带着他们一起去鄯州。

高已经走了好久,他们跟着父亲李侃如,平时李侃如忙于政务,无瑕顾及他们。他们在秦州过得实在是无聊,眼见着来了三个好玩的伙伴,谁知他们才玩了一天,就要走了。他们舍不得,要跟着一起走。

孟萦震惊于他们俩的举动,当时并没有答应他们的请求,而是告诉他们,与他们父亲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孟萦让人请李侃如过来一叙,她才知道,原来这两年高都没在秦州,一直都是李侃如独自带着乐山和乐水。

去年陇右道安置的移民都是从天水码头登陆的,李侃如作为郡丞,忙得不得不可开交。顾不上他们兄妹,也难怪他们要跟着孟萦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