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兄妹(2 / 2)

加入书签

“皇妹这话道不错。”绵宁从离她不远处走了出来,眼底多了几分赞叹。

“公主也读过王元章1的诗?”显淳和绵宁恰恰相反,在意的并非后半句的评价,而是前半句的诗词,“看来公主也是一个才女,脱口便是王元章的《墨梅》,当真好性情。”

若华听了这话,稍稍出神了片刻,却只猜出了身后一人,还有一人却是不知身份。转身行礼,“若华见过皇兄。回皇兄的话,若华不过前几日碰巧见着了这首《墨梅》,观了这梅花,便随口念出来了,让皇兄见笑了。”

“不必多礼,不过皇妹这话应当对我身旁这位贝子说。”绵宁笑了笑,然后转眼看向显淳,“看来你们两人是比我博学了,这诗不错,不过两人才气更不错。”

“皇兄缪赞了。若华见过贝子爷。”若华怔住了,扭身向一旁的显淳行礼,没敢抬头看显淳一眼,似乎是感觉有些尴尬。

“公主不必多礼。”显淳的话让若华稍微好受了点,抬头看去,却是实打实的愣住了。一双恰到好处的丹凤眼里含着温和笑意,剑眉英气飒爽,面白如玉,本人则是温润如玉一类的风度翩翩。一身蒙古服饰,倒也让若华明了了几分。

这些还是不够让若华惊讶的,若华最惊讶的是他的长相,竟是和墨绪有九分相似,下意识的脱口而出,“墨……绪?”

显淳脸色却没有什么变化,“公主,在下名为显淳。”

“原来如此……看来是我认错人了。”若华尴尬一笑,扭头看向了绵宁,“进屋坐坐罢,这天如此寒冷,在外面站着太久要着风寒了。”

“也好。”绵宁没有发觉若华脸色的变化,只是径直直接向正殿内走去,没有丝毫的拘束。这反倒让若华感觉到有了点兄长的感觉,连忙跟上。

至于显淳,反而告辞了,两人也不曾挽留。

殿内。

屋内是要暖上些许,若华仍是叫人提了几个手炉来。

“手炉还是不必了。”绵宁见着那些手炉,反倒是笑了,“没那么金贵,还是皇妹捂着吧,皇妹上回坠马还没痊愈,还是要当心的点好。”

“多谢皇兄关心。”若华笑了笑,其实这手炉是真的提来给她捂的。她是真的怕冷,身上的衣服都是极为厚实的,即便如此,还是有些发抖。

绵宁见她没什么异样,才开口,“皇阿玛放不下心,让我来瞧瞧你,现在看起来也是挺好,以后注意着点身子,这样皇阿玛也放心。”

“皇兄也是,这几日雪怕是要化了。都说‘下雪不冷,融雪冷’,还是要小心点的好,得了风寒也是不易好的。”若华有点意外。

印象中这个皇兄好像见面的次数少得很,没想到对自己还是有关心之意的。怕是和皇帝一样,怕见着她要想到先皇后吧。

“公主。”纤迢进来了,给两人端了茶水,“公主这几日身子不好,坐一会儿便该去休息了。”

若华想了想,本想吩咐些什么但还是忍住了,接过茶的动作顿了顿,然后道,“你出去把门给掩上,本宫有分寸。”

【注解】1【王元章】: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