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茶楼谈案(2 / 2)

加入书签

或许是觉得自己的语气不太好,唐易又补充道:“如果有用……我……”

唐易想要说自己能给席元青点儿什么,可是仔细想一想,虽然席元青很穷、过得很艰难,但自己什么也帮不上啊!

看到唐易卡壳,席元青笑眯了眼,“唐捕头不必承诺什么。查明冤情的是你,我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唐易的脸色好看了几分。又转身坐下,唐易敲着桌子,朝席元青一抬下巴。

席元青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说:“方才听唐捕头说,彭家是从乡下搬进京城的?”

“是,为了省钱,才与朱家住在一个院子。”

“朱家豆腐坊的生意不错?”

“原本是不太好的,不然也不用卖院子了。是四年前那年夏天,死者朱珂的弟弟,也就是现在朱家豆腐坊的东家朱珣出了个井水镇豆腐的点子,生意才开始好起来的。朱珂死后,朱珣就把豆腐坊越做越大了。”

席元青长叹一声,“我大概能明白彭言卓的心情了。”

唐易不插话,等着席元青说下去。

席元青面露哀色。“彭言卓只是个孩子。从小他的父亲就对他寄予厚望,他一定也背负着许多的压力。为了他的学业,父亲从乡下搬到京城,和别人同住一院。可想而知的是,他的父亲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供他读书了,家里的吃穿并不是很好。可他自己并不是很想读书,他没有办法把心思都用到学业上,他甚至有些焦虑……”

唐易问:“那他到底想干什么?”

“他想赚钱,或者说,他想照顾父母,照顾整个家庭。”席元青说,“十多岁的孩子正是觉得自己长大了的时候。彭言卓看到父亲把所有的钱都用在自己的身上,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而自己又无法静下心读书,他怎么会不焦虑。当他的父亲出事下狱,他再也没办法继续学业了。不管是钱财,还是其它方面的理由,彭言卓都会退学的。”

“那他的母亲呢?”唐易有些着急,“他家还有十亩良田,若是真要继续学业,不是完全不能负担的。”

席元青抬头,深吸了一口气,面色渐渐恢复如常,反问:“对啊,他的母亲呢?”

唐易一拍脑袋,自己为什么要问席元青?

看了看席元青平静的脸色,唐易犹豫了一会儿,说:“据我所知,彭家的十亩良田已经全部种上了黄豆。朱家豆腐坊全部采购,用作豆腐的原料。”

席元青眸子一闪,“唐捕头的意思是,康氏已经和朱家勾结上了?如此说来,倒是能够解释为什么彭言卓是在朱家豆腐坊帮工了。”

唐易闻言沉默。席元青说得太直接,但也说得很对。这是一个理所应当的解释。

其实早在唐易第一次去朱家豆腐坊回来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只是一直不愿承认罢了。

一遍又一遍的求证,不过是想弄清楚为什么。为此抛弃了自己的直觉,掩盖了心中的答案。

只是一次次意料之中的结果都在告诉唐易——真相就是这么悲哀。彭顺农为了让儿子能顺利考取功名而在监狱死扛,彭言卓却年纪太轻,放弃学业,进了害得父亲下狱的朱家豆腐坊。

而康氏呢?种黄豆,让儿子进“仇人”家做工……联想到彭顺农枕头里的毒药。

答案显而易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