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54(1 / 2)

加入书签

第54章

赵颐宁起身给她递了茶盏,“娘子喝口热茶。(m.K6uk.com看啦又看手机版)”

宋瑶接过茶盏,刚抿了一口,就听赵颐宁梦呓一般低声道:“娘子莫要动气,眼前的这点事实在不算什么。实在不行,咱们日后可以让怀远立起来……”

“咳咳咳……”宋瑶被吓得直接呛住了。

赵颐宁伸手抚上她的后背,替她顺了气,“娘子慢些。”

宋瑶好不容易止住咳,拉着赵颐宁怯怯地问道:“你说的不是我想的那种意思吧?”

赵颐宁垂下眼睛笑了笑,掩饰下眼睛里复杂的情绪,而后再抬眼的时候,便只剩下无奈的笑意了,“娘子想到哪里去了?我是说日后等怀远长大了,能立起来了,娘子凭着他长子的身份,母凭子贵,还在乎那些什么个莺莺燕燕的么?”

宋瑶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笑道:“是我相岔了。”她刚才快吓死了,以为赵颐宁是想等楚承昭登基之后,让怀远抢夺皇位造反呢!

赵颐宁抿唇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其实宋瑶没有想岔,她就是那么个意思。

上回洗三礼上,是她抱着怀远出去见宾客的。当时大皇子怪异的反应她从头看到了尾。

细想之下,她觉得很有可能是怀远同当年的隆让太子长得极像。

这无疑是楚承昭夺回储君位置的一大助力。

但同样的,怀远日后若想取而代之,也是名正言顺。

只是方才她不过隐隐提了一句,宋瑶就吓坏了,赵颐宁就转了口风,把话换了个方向说。

现在她们不过和连翘打了个照面,事态也不明朗,怀远又是个襁褓中的孩子。此事不宜操之过急,赵颐宁决定先观望一下,再决定要不要启动这个备选计划。

………………

新宅子的府邸里,楚承昭听了连翘说了话,脚下顿了顿,再抬眼的时候眼前已经没有了宋瑶的身影。

“初十,侧妃呢?”楚承昭唤来初十询问。

初十搔了搔后脑勺,“侧妃刚已经走了。”

“她走你不知道拦着?”

初十小声嘟囔:“小的哪儿敢啊。”

飞歌现在护主子护得不成样子,方才宋瑶走的时候,飞歌拿着藤条一脸义愤填膺。初十可不想上去挨打。

楚承昭看了他一眼,便要往府外追去。

“殿下,这个时辰,您换一换衣裳,该出发了。”连翘在一旁小声提醒。

入宫拜见李皇后的时间,是早就约定好的。李皇后许多年没有出庵堂一步,为了他才破了例,确实不好让她等候。

楚承昭点了点头,吩咐初十道:“我一会儿入宫,你帮我收拾一下,然后先回府去和侧妃知会一声,我今晚回去住。”他想晚上同宋瑶好好说说。

初十乐呵呵地应了一声是。他也早想回去了,来新宅子一个多月,楚承昭是白日里时不时就回去,苦了他日日都要待在新宅子里看着工人和下人做活,都快闷死了。

楚承昭进了内室换上了连翘新改好的衣裳,之前衣裳有些宽大,如今被她一番修改,倒是合身无比了。之后他便带着连翘入了宫。

楚承昭入宫许多回了,到坤宁宫却是头一遭。

坤宁宫宫门今日开着,他刚和连翘跨过大门,便有个老嬷嬷来迎他们。

随着老嬷嬷一路往里去,楚承昭就没再见过任何一个宫人。甚至代表了皇后权位的坤宁宫,因为常年无人打扫修缮,看起来都有些古朴老旧。

楚承昭一路往里去,到了一间偏殿之内。

这偏殿相比其他房间来说,显得有些阴暗。殿内一应家具全都没用,只摆着一个佛龛,显得很是空荡荡。

佛龛前跪着一个穿着棉布衣裙,簪着木质发钗的老妇人,这便是楚承昭的皇祖母,当今的李皇后了。

李皇后闭着眼双手合十跪在佛像前,一脸虔诚地祈祷着。

“娘娘,皇孙殿下已经到了。”老嬷嬷出声提醒。

李皇后这才睁开了眼,转头看向门口的楚承昭。她立即红了眼眶,对着他招手道:“好孩子,上前让皇祖母看看。”

楚承昭也是心绪激动,一撩袍子就跪下了,“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好孩子,好孩子。”李皇后将他从地上扶起,“跟皇祖母去外头说话。”

祖孙二人便相携着从偏殿内出了来,去了正殿。

正殿虽然也是冷清,但打扫的很干净,光线也很是充足。

楚承昭这才仔细将李皇后打量了一番。她本是比永平帝年轻许多的年纪,如今还不到六十,却是一头银发,满脸沟壑丛生,显得很是沧桑。唯有身上那种端庄持重的气度,依稀能看出过去身居高位、治理六宫的影子。

李皇后也在目光和蔼地看着楚承昭,片刻后才道:“你长得像你外祖父。”

楚承昭听过大皇子暗指自己长得不像父母,却没想到原来自己长得是像外祖父。毕竟他的外祖一家,在当年的风波中也没能幸免,一场大火烧死了一整个府邸的人。

“皇祖母还记得我外祖家?”

“你外祖父生的极好,当年还曾是探花郎,我们这些闺阁姑娘,当年私下里都打趣这探花郎长得比女子还好看。”依稀是回忆起了过去的事,李皇后唇边泛起一个温柔的笑,“我家兄长,也就是你的舅公,和他是同年的举子,还很有些交情的。你外祖父外回两淮之前,时常带着家人来我们家里。我和你外祖母相熟起来。后头我进了宫,便时常召你外祖母入宫说话,你父亲和你母亲就是打小就认识的。”

听到李皇后提起父母的事情,楚承昭听得愈发认真,忍不住询问道:“父亲和母亲是青梅竹马?”

李皇后抿了抿唇,笑道:“什么青梅竹马,你父亲小时候最是坏了,回回都要欺负你母亲,把你母亲气的直哭。后头你外祖父回了两淮,他们也就没再见面了。后来你父亲大了,你皇祖父要给他选妃,你母亲也在人选之列,他说与其娶个陌生人,不如娶个认识的,就选了你母亲。”

“太子选妃,竟是这般儿戏?”

“哪儿能啊!”李皇后笑着摇头,“你父亲那是嘴硬而已,他那个人我还能不了解,心思最多了。怕不是早就看上了你的母亲,不好意思明说而已。”

李皇后笑着笑着,神色又转为了哀伤。

隆让太子就是太喜欢他的太子妃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不算。当年在两淮,他身边是有暗卫的。大火烧起来的时候,他本是有机会逃离的,可他却把生存的希望给了太子妃,让暗卫护送太子妃离开。

暗卫护送太子妃九死一生地刚回到京城,太子妃就发动了。

李皇后得到消息的时候,太子妃已经去了。

想来也是,妇人产子本就凶险,李皇后前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人和丈夫都葬身火海,后头又被人追杀,一路颠簸而回,心绪和身体都遭受了极大的打击,如何能平安活下来呢?

后头永平帝又和李皇后说,太子妃产下的那孩子月份不足,生下来就活不成了。

李皇后顿时就心如死灰。她生产隆让的时候伤了身子,一生都只得了他这么一个孩子,短短月余,他的儿子没了,儿媳妇没了,连带未出世的孙子也无声无息地死了。她再也没有什么心思料理宫务,什么荣耀、权柄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她同永平帝提出要让出中宫之位,远离这个皇家这个是非之地。

可永平帝非是不允,宁可她当个有名无实的皇后,也不肯放她离开。

她便在坤宁宫设了庵堂,遣散了宫人,褪下了珠钗绫罗,再不以皇后身份自居,十八年来都没再踏出宫门一步。

直到不久之前,永平帝才亲自来告诉他,当年那孩子没有死,而是被他送到安毅侯府养活。安毅侯府被赐了国姓,孩子仍旧姓楚。他家子女又多,那孩子被掩藏在其中过了十八年,如今已经长大了。

李皇后当时是不信的,只觉得是永平帝糊涂了。当年那孩子是他亲口说已经没了的,她还看去那婴儿的小小坟茔,如何就能死而复生呢?

可后来十二皇子和十三皇子来了。

李皇后虽然不再见人,但对孩子素来宽厚。这两个永平帝的幼子,也算是被教养的不错,虽然贪玩爱闹,却也敬重她这位皇嫡母,打懂事起就三不五时过来请安。

她觉得孤独冷清的时候,也会同那两个孩子说话解闷。

两个皇子把他们去楚承昭那里吃宴席的事情都给李皇后说了,还把宋瑶所出的那对儿女的模样描绘出来给李皇后看。

李皇后看过其中那个男孩儿的画像——那孩子长得和小时候的隆让几乎一模一样。其他人或许认不出,她这当母亲的,对着死去的隆让太子魂牵梦萦了十八年,自然是不可能认错。

李皇后这才知道永平帝不是糊涂了,只是真的骗了天下人,也骗了她十八年

她的心这才真正地活了,立刻翻出自己给孙儿做的衣裳让人送了过去,并且约定好了见面的时间,这才有了今日。

“皇祖母仔细身体,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楚承昭握着李皇后的手,温声宽慰。

李皇后收回哀思,对着他笑道:“你身上这衣裳,款式有些旧了,下回皇祖母再给你做新的。”

楚承昭摇了摇头说不会,“皇祖母给孙儿送去的衣裳已经够多了,孙儿平日也不缺衣裳穿,您年纪大了,莫要做那些费眼睛的活计。”

“给你做几件衣裳,哪里费什么眼睛。”李皇后道。

她身边那个老嬷嬷心有不忍道:“殿下,娘娘的眼睛已经很不好了。她过去这些年眼泪不知道流了多少,后来除了念佛,便是想象着您长大的模样,给您做衣裳,从婴儿时穿的到长大后穿的,不知道做了多少,这殿内的箱笼柜子都快装不下了……”

“阿赵!”李皇后不悦地蹙了蹙眉。

赵嬷嬷便跪下了,劝道:“娘娘,让太医给您看看吧,您的眼睛真的不能耽搁了!”

李皇后道:“年纪大了本就这般,是你小题大做了。”

赵嬷嬷红着眼睛道:“可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