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元宵(1 / 2)

加入书签

.

三十四元宵

虽然他没表现出来,但莫语还是感觉出了丈夫的低落,恐怕是因为白家的事吧?

男人跟女人不同,他们时常忧国忧民。(w/w/w.k6uk.c/o/m)

从白林村回到六番镇后,李政然没有立即带妻女回阳城,而是将妻女留在镇上的客栈里聊作休息,自己则在外面晃荡了两天,期间王虎一直跟着,不知他们都在做些什么。

回阳城的当日恰逢元宵,李、吴两家人正在吃团圆饭。

吴氏有些不高兴,因为他们小两口在甲山待得太久,连元宵节都差点没赶上。

“政昔啊,等你进了县衙,也帮你两个哥哥看看有什么差事可做。”吴氏放下筷子对小儿子如此吩咐。

李政然夫妇刚回来,当然不知道政昔已经谋到了差事,所以听着有些茫然,到是赵絮嫣撇撇嘴,表示出自己的不屑——她家政亦那么高的学问都谋不到差事,老三这种水平,居然还能进县衙!真是世道不公!

“政昔谋到了差事?”李政然也放下筷子。

“是啊,你们三兄弟里,总算也有一个找到差事了。”吴氏道。

李政昔笑呵呵的,一边吃饭,一边道,“是县丞的知书,比以前那个职位清闲。”

“一定花了不少银子吧?”赵絮嫣插嘴,顺利打破饭桌上的愉悦氛围。

政昔夫妇哑火,都不吱声——确实花了不少银子,而且他们现款短缺,有一半是跟母亲暂借的。

吴氏的脸上也有些挂不住,她原本不想借钱给小儿子,可耐不住他们乞求,这小两口的算盘打得叮当响,自己屋里的钱不舍得往外拿,非要跟她借,本来是说转一下手,过两天就补回来,谁知拿完才说自己的银票押得的是高利那一档,取出来会陪了利钱,说要等政昔的俸禄银子慢慢还,五百两呐,这得还到什么时候?她又不敢说出来,怕大房、二房听见要闹,她只能寄希望于三房赶快补进来,顺便希望他有了高就,也能拉拔一下两个哥哥,毕竟那钱也有他们的一份不是?

唉,这个三媳妇,精的很呢。

“多少?”李政然的问话——难得他能过问这种事,弄得一桌人都看过来,怎么?老大也开始计较银子的事了?

李政昔下意识看一眼妻子,钱诗诗面不改色地在桌子底下踢丈夫一脚,示意不要看她。

“六百。”李政昔道,其实是八百,他少说了两百,怕大哥不高兴。

众人都等着看李政然的下一句,他却拾起筷子继续吃饭。

六百?一个县丞的知书,年俸不到一百多,若是能一直做下去自然无所谓,但——这世道混乱,谁知道明天的日子是吉是凶?难保这六百两不会砸到水沟里,如果他要暂时离家,必须得给家里立个规矩,政亦到还好,这政昔自小受惯,如今又是句句听媳妇的,而女人家身居闺阁,不太了解眼下的世道,做出的决定未必是对的,所以——

“以后能不动大钱的就尽量不要动,母亲——”放下筷子,看向吴氏,“你留好家用之后,暂时将银子凑成整数,改存到政通号去。”

“要……要出什么事了?”吴氏被长子说得心惊肉跳,像是又要发生什么事一样。

“没事,只是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而已。”看着母亲的双眸,“以后家中有什么事,母亲多跟二弟商量商量。”三弟那六百两的银子,恐怕母亲这边也是出了一份的,作为儿子,他跟政亦可以接受这种不合理的疼爱,但作为媳妇可就未必受得了了,若不想闹得家宅不宁,需要提醒一下母亲最好能尽量将一碗水端平一些。

“大哥,你要出远门?”政亦领会到了兄长的话中意。

李政然默默点头,“白老将军被赐死于故居,我隶属原黑骑军,恐怕以后会有不少麻烦找上门,未免危害到家里,我打算先搬出去一阵子,等这阵风头过了再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