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谁与共 19表明立场(2 / 2)

加入书签

鸾和想到这里不禁颤声道:“你与我爹爹是何关系?”

阿黎从鸾和的眼睛里看出他内心地动摇。便趁热打铁道:“殿下。您的爹爹也是我的亲爹爹;当今圣上亦是我的母皇。”在鸾和的震惊之中,阿黎简明扼要将自己的身世以及程渊与皇帝之间的恩爱深情讲了出来。这些旧事没有刻意提及五皇女。却说明了阿黎的皇子身份。

鸾和听后虽然不曾尽信阿黎地话,但对阿黎的遭遇充满同情,对爹爹和母皇之间不知不觉有了全新的认识。他的爹爹居然是如此才华卓越的男子,被母皇所欣赏真心相待不离不弃,在程家叛国证据确焀的情况下,在明知道爹爹偷换了皇子之后,母皇还能继续对他地爹爹宠爱信任。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若阿黎是奸佞之辈,故意编谎话搬弄是非,是绝对不会指望用这等离奇地故事博取他的信任吧?鸾和并不傻,他相信自己具有分辨正邪是非地能力。阿黎的言谈举止从容自若,对他讲话的时候眼神坚定目光坦荡,如果全是虚言故意骗他,那阿黎掩饰做戏的本领就实在太高明了。

“你说了这么多,可有什么真凭实据?”

阿黎轻轻摇头:“我与爹爹只是在北伐的时候私下相认。圣上也知道我的存在,只是他们为了大局短期内不可能公开承认什么。”

鸾和又问道:“我姑且相信你是我亲弟弟,那也不能说明五殿下不是我的亲妹妹啊?”

“的确没有明显的证据。几个月前北伐之时,我与爹爹在一起,他从来不曾提起五殿下,我那时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阿黎如实道,“可是纵观大局,五殿下的图谋罔顾人命冷血无情,怎像我华国皇女的作为?我见过五殿下,她的容貌与爹爹和圣上没有半分相似,这些疑点串在一起,又说明了什么?”

鸾和被问得怔怔出神。往事历历在目,曾经的困惑疑团倘若在默认了五皇女并非圣上亲生之后,都有了相对合理的解释。如果母皇不是早就开始怀疑五皇女的血统出身,那么在宠信爹爹的情况下,不可能将五皇女闲置那久王位都不封圈禁在京中吧?但是如果阿黎所言都是假的,故意诽谤五皇女,挑拨离间,让他们兄妹猜疑,最终得利的又是谁呢?

妤卉本身是妤家庶女无缘继承家业,她若没有娶鸾鸣,那应该是站在皇太女的立场上才对。可妤卉娶了鸾鸣,与齐王一同北伐,深受姚家一系的认可,她支持齐王上位也不是没可能的。齐王当下最需要的就是五皇女在京中为她经营,不会自掘墙角。难道妤卉实际上是皇太女一派,专门钉在齐王身侧的暗线么?

说实话,鸾和对于自己的姐妹并不熟悉,身为皇子居于内宫,轻易不得见女子,皇太女甚至是五皇女的品性才能,他都是从旁人口中得知,究竟谁更适合继承大统治理天下他根本无法判断,这也不是他一个皇子需要操心的事情。但是按照祖宗法制,他自然而然更认同母皇的选择,由从小受到重点培养的皇太女继承皇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正统思想,外加鸾和自己一点点私心,才能最终促成他选择背叛妻主成全大义。

鸾和思前想后觉得,妤卉的出发点与国之大义应该是最为趋同的,无论其间用了怎样的手段,他都可以不在乎。他这种背妻而逃的男子,若非是皇子,若非顶了大义的帽子,早就该被万人唾弃直接乱棍打死的。妤卉收留了他,不曾丝毫怠慢,对他敬重依旧,他何等有幸?

他又何等不幸,身不由己已嫁他人,现在更是无法名正言顺长久陪伴在妤卉的身边。但是他还能帮她,就像当年在宫中,她不求回报帮了他一样。因为自己这唯一的价值,他尚且有苟活的勇气。

“阿黎,你说的事情我虽然还有疑惑,不过我相信妤将军的立场和好意。”鸾和沉声说道,“我一定会努力帮她,避免更多的战祸杀伐。无论五殿下是否圣上亲生,她图谋之事于天下百姓无益,我断然不会帮她。”——

作者的话——

这个周末我要发奋填坑了,不过算来算去,估计也要等下个月初才能完结工作太忙了,总是出差加班唉。幸好结局已经想清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