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送花(1 / 2)

加入书签

到达昔日熟悉的地球,令他印象最深刻的第一件事,却不是变得面目全非的城市,而是热得出奇的天气。www.luanhen.com

通过伺服者李长明了解到,目前地区正处于秋季,但如今地球早已没了四季的明显区分,原因在于大气成分中多了许多温室气体。只是为什么不改善地球的气候环境呢?

接着他又从中得知,人类目前已在除去地球以外的另外3个固态行星以及月球、木星、土星的诸多固态卫星如土卫二、木卫三等当中建立起了相应的殖民地。

其中,火星的建造规划最早,大概100年前就开始了。最先是建造地底城市,利用火星大气富含的二氧化碳以及地表资源制备氧气、水等基本生存资源,并逐步改善大气结构。

而像水星、金星等较为恶劣的高温星球,则是近二十年才开始进行殖民开发的。这些星球主要采取冰柜模式,充分利用星球表面热能制冷,人们的活动目前限制在地底密封的冰室内部,而氧气、食物和水都是通过合成技术制造,也有部分依靠星系飞船运输供应。

卫星的殖民开发也和水星金星处于同一时期,开发理念也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这些卫星一般远离太阳,反过来需要的是制热而不是制冷。恰好土星和木星都拥有大量可利用气态资源,因此殖民开发成本不算太高。

不难看出,之所以没那么着急改善地球的气候,一来大概是目前大环境仍处于星际殖民的早期,扩张的意愿无疑要比守护旧家园更加强烈一些;另外,因为殖民和低生育率的相互影响,导致目前根本不存在人口压力的问题。

“地球不适宜居住的时期,我们就到外星殖民地度假去。”这是目前大多数人最真实的想法。而李长明重新回到地球的时候,恰好是处于地球进入调整的时期。

这时候,大多数地球上的居民——当然是有条件的那部分人,他们都会选择其它环境尚可的殖民地移居,而把自己在地球上的产业完全交给自动化的智能云端进行管理。

所以这时候的地球,也格外的冷清。

在如今的城市,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无人工业区,身处这些钢铁水泥林立的无人带内,除了震耳欲聋的机械声,你将看不到任何一个鲜活的生命。看着这些毫无生机的城市,李长明忽然觉得,这样的社会真的是在进步吗?

但这些疑问注定是无解的。李长明穿过了数个无人工业区,总算到达了他想要去的地方——紫荆花国家公墓区。

在这个墓区周围,是如今少见的、有人活动的区域之一。公墓园区门口外,建有一间略显破落的24h无人超市。

此时街道上空荡荡的,李长明以为进到超市里也看不到别的人,可没想到里面却坐着一位老妪。

“欢迎光临。”老妪看见客人进店,原本无精打采的脸上流转过一丝喜悦的神色,随即咧开嘴招呼起来,露出她那一排洁白的烤瓷牙。

李长明倒是有点意外,因为现在所有地方都是无人模式,一般购物都是见不到店主人和服务员的。况且在火星的时候他也了解到,如今人类的寿命延长至几个世纪,加上逆天的整容技术,按道理来说,活着的人自然不愿意还保持着这样一副老者的模样。

尤其是这里临近墓区,突然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出现这么一位老妪,着实令李长明有点吃惊。

不过很快就证明李长明的想法是多余的。这老妪确实是再正常不过的地球人,她同时也是这间店的主人。李长明在店里购买了瓶水,以及新鲜的花束,和一盒竹叶青——他还记得,安宁的桌案边经常少不了这款绿茶。

临走前,李长明主动跟老妪交谈了几句。也许鲜有人交谈,老妪显得十分热情,又拉着他多说了几句家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