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嘴上的本事(1 / 2)

加入书签

农家有个习惯,一进腊月,就盼着过年了。

在平西的崇山峻岭中,有个群山环抱中的小村子,叫做皂角峪,此刻就沉浸在一片“迎接新年”的欢乐中。

每家的房前屋后,扫净了积雪,整理得干干净净,挂上了红辣椒、红灯笼,石碾盘前排着队,碾米磨面,准备年糕,一片欢声笑语……

话说这是1940年啊。

日本鬼子侵华好几年了,各地都是血雨腥风,战火连绵,妻离子散……怎么这个小山村里出现如此祥和的景象?

世外桃源吗?

其实这里是八路军开创的解放区。

日本鬼子占领了全华北,但八路军实行“敌进我进”政策,挺进敌后,在敌人占领区浴血奋战,跟鬼子“拉锯”,在地形复杂的群山里,在条件艰苦的边区,开辟了好多游击区、解放区,虽然尚不能连成一片,但是点点星火,却始终亮在华北的山山水水。

皂角峪,此时是平西八路军开展“整训”的场所。四外周边的好些游击队、武工队、暴动队、民运队……足有一两千人,聚集到了这个群山里的隐秘小山村。

这里变成了八路军的临时基地。

村里的房舍住不下,又搭建了好多临时棚屋,开了好多窑洞。

各式各样的八路军,穿军装的,不穿军装的……使平常安静冷清的小山村,变得热热闹闹。

八路军都有传统,就是和老百姓宛如一家,随时随地,都和老百姓一起干活,不光是扫院子,挑水……就连打柴收菜,磨米漏粉挖菜窖……见到什么干什么。

应该说,在那个艰苦的战争年代里,若不是军队和群众这种亲如一家的鱼水关系,凭着八路军那些微薄的兵力,低劣的装备,要想在险恶的敌占区,跟日本鬼子掰手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从来没有获得过国府一个铜板支持的八路军,一穷二白,是群众,倾尽全力支援军队,缴公粮做军鞋送物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开创了世界作战史上的奇迹。

同样,八路军也视群众为父母,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他们的安全,在凶恶残忍的鬼子面前,军民之间互相掩护,亲逾家人的事情,比比皆是。

……

现在皂角峪里住了这么多八路军,老百姓自然有一种“踏实感”,也不怕鬼子扫荡了,欢欢喜喜,准备过年……

……

丁飞虎和胡婉婷率领的冀东十六分区侦察队,也驻扎在这里。

当他们踏进这个欢乐热闹的小山村里,所有人的感觉就是:到家了。

安详的气氛,和平的景象……让这些在枪林弹雨里刚刚冲杀出来的人心里充满了温暖。

令人措手不及的是,村里好多的老百姓和部队战士,都一起涌到村口,欢笑着迎接这只十几个人的小队伍,大家纷纷鼓掌欢迎,乱哄哄地叫嚷着:“欢迎侦察英雄们——”“请敌后英雄给我们指导,”“丁老虎,丁老虎在哪里……”

这让侦察队个个闹个大红脸。

代表整训领导机构前来迎接他们的一个文质彬彬的戴眼镜,戴八路军帽的领导,热情的抓住丁飞虎的手,“欢迎欢迎,我叫宋时平,是军政干校教员,同志们和老乡们,早就听说你们侦察队英勇善战,都是孤胆英雄,大家都敬佩得很……”

丁飞虎赶紧立正敬礼,“首长好,我们……没什么,大家这么热情,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种“前呼后拥迎英雄”的场面,让侦察队的战士们既尴尬又甜蜜,每个人都乐得嘴岔子咧到腮帮子上,呵呵只顾笑,就连“赵大罗嗦”也傻乎乎地变得拙嘴笨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