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征程(1 / 2)

加入书签

就像创业者经常为投资者画大饼,领导者经常为下属画大饼一样,每个画大饼的人都有各自的目的。

郑忽画大饼自然也有自己的目的。

一方面他希望郑庄公能继续保持斗志,不要因为与王室的关系恶化而自暴自弃,甚至像历史上那样和周天子杠正面。

当然,如果按照郑忽画的大饼来行的,只要天子还有理智就不会再像历史上那样联兵伐郑。

毕竟,郑国又尊王又攘夷,功劳这么大,天子若伐郑就是寒了诸夏人民的心。

另一方面,伐夷狄这么大的事,不变法不增强国力,怎么能啃得动夷狄这块硬骨头。

所以,这也是为了坚定郑庄公变法的决心。

就像治理民众要以利导之一样,对于郑庄公这样有追求的诸侯,只要拿捏住他的七寸追求,才能将之说服。

牵牛要牵牛鼻子嘛

“我郑之东有伊洛之戎,郑之北有赤狄,若以我儿之言,当先伐何处?”

郑庄公丝毫没有察觉到车马的颠簸,完全陷入了郑忽所描绘的新世界。

况且郑国也时常面临夷狄的侵扰,驱逐夷狄也算是社稷长计。

“以儿之愚见,莫若先难而后易,先伐赤狄,然后再伐伊洛之戎!”

“嗯?”

郑庄公的想法与郑忽正好相反,他是想先易后难,先伐伊洛之戎,再伐赤狄。

赤狄是当今夷狄之中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一支,并不是那么容易可伐的,还不如先伐灭伊洛之戎,彻底将之消化之后,国力大增,然后再伐赤狄。

而且,伊洛之戎距离较近,并无大河阻碍,不像赤狄部落距离远,有黄河阻碍不说,还有苏子国的十二个与夷狄有勾结的城邑。

“父君可知郑北疆,苏子国之北有台谷,台谷之北有恶金!”

郑忽所说的台谷之北其实就是后世的山西晋城,晋城不但位置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境内煤铁资源极为丰富,为古“冶炼之都”,战国时期“阳阿古剑”产地。

“恶金?”

郑庄公不太明白郑忽为什么对恶金这么上心,恶金造出的武器太脆,根本不堪一用。

其实,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就已经尝试用铁来造武器,后世曾出土过商代铁刃铜钺。

只不过技术水平达不到,所造出来的铁制武器无法成为主流。

像秦国统一天下靠得不也是青铜兵器吗,只能说青铜冶炼技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是极为成熟,秦国更是将青铜冶炼工艺推向巅峰。

郑忽现在自然没有异想天开到给军队换装,装备铁制武器,单说以他对炼铁工艺半吊子的理解水平,根本指挥不了工匠炼成合格的铁制品。

就是在现今青铜冶炼水平这么高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必要将青铜冶炼技术丢掉,秦能用之统一天下,郑还不能用之称个霸嘛!

不过,虽没必要换成铁制装备,但是用铁来制造农具却是很有必要。

像国语齐语中所谓“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

用铁打造的农具即便是再脆,也比木制农具的翻土效果要强的多。

而且也可以借打造农具的机会鼓励工匠钻研铁的冶炼工艺,青铜武器固然是主流,但是铁武器完全也可以作为补充,要知道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大量的青铜资源。

铁就不一样了,郑忽可记得晋城铁的丰富量简直令人咋舌,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开采,北宋时期用晋城的铁铸钱,明清时期,晋城境内熟铁炉数有百余座,清末民国,晋城的铁被炼成钢制针,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晋城的铁矿依旧能称的上丰富。

这对郑国来说,绝对算的上是一座宝库!

“儿记得当初向父君进献麦饼时,亦尝向父君进献保持地力不失之法!”

郑庄公自然记的这事,这可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吗?

“然也!”

郑忽也察觉到了郑庄公的疑惑。

“若得恶金铸为农具,将粪便浇在地上,用恶金农具翻土,使粪便覆于地下,地力可增一倍有余!”

郑忽这句话也不算是纯忽悠,铁制农具虽脆,但是将田地里的石块等障碍清除,翻个一二十公分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这样即便不浇肥,地力都会增加,更别谈再浇点肥,至于能增加多少,地力这个东西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只能看收成大致估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