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瓷器难得(2 / 2)

加入书签

吩咐其他的匠人继续手头的工作,老匠人来到郑忽面前与郑忽和邓方分别见了一礼。

不要以为此时的匠人地位有多低,正相反,从金文及文献资料来看,官营手工业中的生产者地位还是相对较高的。

像尚书酒诰说:“又惟殷之迪诸臣工,乃湎于酒,勿庸殺之,姑惟教之。”

在这篇出自周公之手的戒酒令中,周公旦告诫大臣对于殷遗民中的有一技之长的人,如果有酗酒的,不要杀害他们,要以说服教育为主。

这其中虽然不乏有拉拢殷遗民为周所用的意思,但也可以看出周朝对于手工业者即百工之人的重视程度。

同样地,在此时百工之人也延续在西周时期的社会地位。

郑忽面前的老匠人名叫陶孟,由其姓氏就可知其祖辈都是匠人而且还是制陶的匠人。

正因为此,其制陶的手艺极为精湛,在未得到郑忽的瓷器制作之法前,他采用瓷石生产的所谓硬质陶器,其胎质已经达到瓷化程度,敲击之声清脆悦耳,也应当属原始瓷范畴。

看着此人黝黑而又沟壑纵横的面容,指甲缝中土垢附在其皮肤上仿佛已成为其身体的一部分。

郑忽开口道:“陶老,如今这作坊之中,每日能生产瓷器几何?”

陶孟有些无奈的回道:“瓷石练泥颇废功夫,而且为了能让众人早日熟悉瓷土的软硬程度以制出合格的瓷胎,每日拉坯用的泥料也都是瓷土,再加上烧制时火候还不是掌握的很到位,所以每日的成品瓷器不过一指之数啊!”

郑忽闻言道:“陶老不必如此着急,此事并非一日之功,徐徐图之也就是了!”

陶孟叹了一口气道:“如今看来,也只得如此了!世子可莫怪老朽耽误了大事!”

郑忽笑道:“不耽误,不耽误!陶老这是折煞小子了!”

在四民还未分业,却又已显端倪的此时,像这样的老匠人基本上都是某一个领域的大牛,郑忽对于这些人是不敢有丝毫怠慢,姿态摆的极低!

我太宗不是曾经说过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些匠人也应该算得上是最原始的科技从业者了。

只不过靠的经验的传承而非系统的理论而已。

即便是这样,中国古代匠人所创造的一些产品,在二十一世纪也极难仿制出来,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郑忽身为一个立志要点亮科技树的穿越者,厚待匠人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随后,陶孟带领着郑忽和邓方参观了瓷器制作的整个流程,郑忽看着每个参与制瓷的匠人不但要亲自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甚至还要烧窑、彩绘。

不由得发出了一声叹息。

“世子缘何而叹啊,可是有不对的地方?”陶孟有些不明所以得道。

“陶老何不让练泥者恒练泥,拉坯者恒拉坯,如此以来定可使人各司其职,无有二顾之心!”

陶孟闻言,若有所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