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宁州攀枝花(2 / 2)

加入书签

因为宁州府这里本地的本身对一些矿场就有一些的了解,开始的勘探和基础建设进行了非常的顺利,民工着急的也很快,毕竟大唐这边给的钱粮是非常的丰厚。

工匠和工人也分两波,一批自然是本地招募的过来的百姓,他们的拿着丰厚的钱财来,至于说什么徭役什么的,也是有,不过徭役并非不给钱,在明尊圣帝的新的政策的下,徭役是要给一些钱财的,要解决人家的基本的温饱问题。

还有就是附近州府押送过来的犯人,他们的工作要普通的工人待遇差一些,居住环境食物都差不多,区别在与工钱以及工作的危险程度。

死刑犯的工作是最危险的,他们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剩下的就是按照一些犯罪的程度来了。

这里的矿脉是露天矿脉,所以不需要打井什么的,那种偷偷挖掘的事儿,只需要想办法把上面的土层扒拉掉就行了。

工具都是精铁制作,坚固的钢钎撬开岩石更加的方便,这在以前是想象不到的事儿,以前最多就是铁质头配上一些木头,在李明达的错位的攀枝花工厂的捯饬下,这些东西都是从哪些船只的配额中稍微分级出来一些就行了,别看只是部分的产量数量按照以前的状况来讲是产量惊人。

矿区

平淡的里面上

数人在劳作

军卒们负责安全守卫工作,这些工匠犹如蚂蚁搬家一样,一点一点的将岩石碎片砸下来,敲碎,搬开,然后用小推车给推走。

这些小车的车轱辘都是李明达在攀枝花那边特质的,绝对不会用什么人力的肩挑那种没有效率的东西。

尉迟敬德的三天两头的过来瞧着瞧情况,有时候也会驻扎在现场,在基础的矿脉开挖出来以后,攀枝花的那边的工匠也是先铸造点简易的小高炉,炼制一些配套的设施,一些轻质的小型的钢轨啊小车啊,工具啊一类的。

这些东西制作完成以后,就是熔炼一些进行初期锻造的部件,比如不在需要人力的矿石研磨设备,动力选择了水利驱动,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损坏的只需要更换零部件就行了。

往着这些大型的水利研磨设备,以及铺设的跪倒和小矿车,坚固耐用的矿镐都表明自己对这个时代的理解以及跟不上明尊圣帝跟不上大唐的步伐了。

跟不上步伐就要被放弃,深知道这一点的尉迟敬德开始虚心的朝着那些攀枝花够来的建设攀枝花的工匠请教和学习。

尉迟敬德在努力之际,宁州府内,一处普通的富裕人家的宅院之中,一个年轻的女子,抬头望了望出长安车的方向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