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推广新技术(1)(2 / 2)

加入书签

李承乾首先想到了报纸这个有利的工具。

说到办报纸,就必须要先解决印刷的问题。

唐朝初期出现的印刷术是雕刻在木板上的雕版印刷术,主要用来印刷佛经,以及历书等。

普通的书籍依旧是依靠人工来抄写,这样的话办报纸是肯定不行的。

所以,印刷术的事情必须提前解决,这样才能够成功的办理报纸的事情。

好在这些难不倒李承乾,宋朝的活字印刷术比起唐朝的雕版印刷术实在是强的太多,也先进不少。

雕版印刷术存在明显的缺陷,第一,刻板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有利于存放;第三,一旦雕刻成功,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在这方面,活字印刷术正好改进了这些缺点,也更加的灵活好用。

但这取材上却要慎重考虑才行,李承乾再三考虑,从成本上来考虑的话,还是泥活字比较经济实惠一些。

想到便去做,李承乾立刻让王泉去找些工匠来东宫。

“参见殿下!”王泉领着工匠向李承乾行礼。

“有一事需要你们去做!”李承乾道。

“殿下吩咐便是!”工匠道。

“我要你们用胶泥制造出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李承乾向工匠讲述制造泥活字的细节。

“你们按照我说的方法,今天便给我造出来。”

“殿下!您说的这个东西,我们从未接触过,不知道具体怎么操作,怕是没办法在一天之内完成,我们还需要试一试才知道怎么下手。”工匠一脸为难。

李承乾是说的轻巧,可是毕竟这泥活字他们也是第一次听说,从来都没有做过这方面的活计。

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来操作,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还是火候问题。

盲目的把做好的模型扔进活里,万一火势过猛的话,有可能是这些东西有所损伤。

这火候要是小了的话,可能达不到李承乾想要的效果,到时候别说什么用来印刷了。

李承乾一想也觉得有道理,一切都是他操之过急!泥活字具体怎么操作还需要这些人来实践一番,才能出现成果。

好在有李承乾提供的方法,制造起来也方便容易许多。

“那就改在明天,寡人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总之!明天寡人一定要看到成果。”

“这差事你们要是办好了!寡人重重有赏!要是办砸了,寡人也绝不轻饶!”李承乾道。

活字印刷术对李承乾来说很重要。

“小的明白!请太子放心!明天保证给殿下一套泥字。”工匠道。

得到工匠的打包票后,李承乾满意的点了点头,并再三叮嘱之后,工匠这才告辞离去。

活字印刷术的问题解决,接下便是拿来纸张,李承乾开始排版第一份唐朝的报纸。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