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生活所迫(2 / 2)

加入书签

“”然后就动起手来了。

好在这都是些嘴比手厉害的人,一哄而起,一闹就散。

架没有打起来,毕竟都是些街坊,一阵闹腾后,嘻嘻哈哈的就散开了。

卖了几幅对子,也没有多少钱,夏临渊看着手里的钱,离买被子还差一截,正垂头丧气,有些苦闷,看着来回晃荡着自己的脚,像没有主意的小孩子一样,也的确是没什么主意了,就今天的收入来看,即使再摆个十几天的摊也是一样买不起被子的。

正独自难过时,一前一后两人来到摊子前“好字,好字。”连着两声叫好,听起来不是那种浮夸的样子,有些欣赏的感觉。

夏临渊已经沦落到写字糊口的地步,并没有想到在这个小地方还有人会欣赏他的字,拿字来卖钱的夏临渊已经退到了他最后的底线,落魄如他也没有几人。像他这样与街边乞儿并无二异,这样的人应该没有几个真看得起的吧,正处于这样绝境的夏临渊没想到会有人真赏识他,一听这话,便抬起头看看说话的人是谁。

前后站着两人,前面说话的年纪明显是比后面背着手站着的那位要小一些。前面小公子一身素绿色的薄棉袍,棉衣上绣着简单的藤木纹,面料也是贵价的货,刺绣并不多,就那么一点点缀都能看出绣娘的功底不凡。夏临渊并不喜好华服美衣,但以前在京城认识的人多是讲究之人,看得多,也多少知道一些。说话的那公子身后站着的,一看就知道是生意人,而且生意应该比较如意,这类人比较有钱,衣服华贵但不考究搭配,永远都是贵的搭贵的,很贵的搭更贵的,从头到脚这一身都不便宜,和时应棋的衣着差不多,多数他们也不知道这样到底好不好看,只是被制衣店里的人哄骗了几句,便掏钱买下。

“小哥,这些都是你写的。”小公子开口问道,就年龄而言夏临渊怎么看都要比比他要大上好些几年岁的,他这样用“小哥”来称呼夏临渊是不适合的,都是读书人用些更合适的称呼会比较好一些,可如今还讲究这些干嘛。

夏临渊没有就这件小事纠结,他只在想这两位会不会买他的字,看他俩的样子,价格或许可以叫得高一点,这样被子钱也就出来了。

夏临渊先是用文人的方式鞠了一躬,然后文绉绉的说了一句:“正是在下。”

“你的字颇有风骨,在此有些屈才了。”那公子上手点这对联上的字,又说了两声好字。

“没什么屈才不屈才的,人嘛,有才无才都要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或许这话也是他此时的心声。

“哈哈哈。”不知道这句话是那里值得一笑,夏临渊奇怪的看着那公子,小公子身后的那位拉了拉他的袖子,并没有让他停下来“文人该有文人的风骨,要像你这字一样才好,可你说这话却与这市井之人无差。”

“我本也只是市井之人。”

“不知怎么称呼。”小公子好像对夏临渊格外的感兴趣,看着他的那种表情都格外的兴奋,或许他只是小孩子性格,才会对谁都如此。

“在下姓夏名临。”想想还是省了一个字。

“夏临夏临”嘴里来回咕噜了几次,好像细细品味着什么,之后才笑着对夏临渊拱手说:“宋翊钧,家里行四,大家喜欢叫我宋肆,或者四公子。”然后侧身让了一步,把身后的那位让了出来:“这位兄台是我朋友,陶兄,陶承德。”

后者点头算是给夏临渊打了招呼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