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真是气死人了(2 / 2)

加入书签

更加气人的还是眼前那00羽林卫,人数虽然不多,但是精锐的不像话。之前因为查隐田和隐户的事,他们这些士绅还找了一个代表拿着粮食金银等好东西,去河间府的大月山上和一个叫韦一笑的流匪头子商议对付这伙官兵,双方一顿讨价还价终于谈好了。

{}/何汝霖还沉浸在喜悦中,一听陛下说要自己进京顿时又是大喜,便立马道:

“有的,有的,微臣推荐河间府治下的肃宁县知县张文”

大昏君饶有兴致的问道:

“哦,此人朕倒是没有听说过,你给朕说说”

何汝霖饮了一口茶,顿了顿道:

“此君张文、字凌虚,是天启六年中的进士,比微臣晚了三年,但是却是跟微臣一样出身商宦世家,年幼时也是经常跟随其祖父,转战于商场,积累了不少办事的能力……”

“哦,那朕倒要见见这位凌虚了,能得爱卿如此看重必然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了”

大昏君一边品着茶一边顿了顿继续道:

“难道正经士绅出身的人才就没有了吗?为何俱是商贾出身的?”

何汝霖听到陛下这么说,先是一愣,随即冷哼一声道:

“那些臭酸儒生能做啥,能有啥见识?就拿上午那些士绅来说吧,他们这群人中的绝大多数在考秀才之前,连个县城都很少去,就这种只盯着家里一亩三分地的家伙能有什么能力?”

他顿了顿继续道:“而商贾出身的官吏则不同,他们从就跟随家中长辈见识过外面的世界,俱是有见识的,也亲身做过事情的,所以不仅有见识,而且还能任事”

商贾出身的意思就是有钱了捐个士绅的头衔,然后让子孙们去考科举,当然了,仅仅是这样还是不行的,得有门路,能中进士的三分文采,七分门路。

像后世说什么科举公平之类的,都是鬼话,打个比方,一个县里有100人考秀才,如果取十个人,那么至少有八个人是有门路的,剩下的只是官僚们觉得自己不能吃相太难看了而已,这还是有良心的地区。

大昏君听到这里终于明白了,原来门道在这里,怪不得何汝霖这样的人,不干事则已,真要办起事来,那是一个干脆利索,想到这里便笑道:

“那何卿就安排下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