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北陆南海(2 / 2)

加入书签

实际上朱大昏君说的这些战舰,早在崇祯二年的时候,就在天津制造出来了两艘,而且郑芝龙还带着自家水手驾驶着一艘出使过日本。

只是在“试航”途中,却出现了诸多的事故,到底老郑家的水手和军官经验充足,要不然老郑就要魂归东海了。

所以郑芝龙回到北京后,便向朱大昏君出具了详细的事故报告,然后这两艘另一艘正准备给海大的学生作为实习舰,就被天津船厂收回了。

也就是说,朱大昏君的金手指,因为没有充足的造船工程师而失败了。

原本以为只需要画几张历史上大英帝国在特拉法加大海战中大放异彩的战列舰图纸,就可以让大明的“人才”造出来了。

而且朱大昏君还自作聪明地认为,先利用模型慢慢放大的方式,就可以解决经验和技术上的不足

而这两艘军舰,并没有被拆除或是遗弃,而是成为了造船厂工人和工程师的“试验室”和培训基地。

崇祯四年,朱大昏君便又命令皇家造船厂从壕澳等地请来了荷兰、葡萄牙的造船工程师,一边在船厂造船,一边负责培养大明学徒。

于是在崇祯五年的时候,将大半人力搬往南京、上海的皇家船厂,终于在葡萄牙和荷兰工程师的帮助下,建成并试航通过了两艘500吨级的盖伦战舰。

同时还为泉州的郑家、上海沈家的造船厂培养了二十多名工程师。

而崇祯八年,大明拥有的造船厂已经突破100多家了,十几个商市的造船厂船台上都是铺得满满的。

显然是大明的海贸要崛起了

根据19个商市海政司的记录,登基在册的海船已经拥有了1000多艘,加上近海江河的船只,一共差不多8000多艘。

这个数据,虽然比不得此时荷兰人拥有20000多海船的超级水平,但是对于一个闭关锁国两百多年的旧大陆帝国来说,无异于是一步登天了。

不过即便是拥有了这么“强大”的实力,朱大昏君也不打算在此时跟西班牙、荷兰等国在海上开战。

而是采用了两种方式,培养海军军官和水手郑家的海军其实只是个近海海军甚至是近海海盗。

一是用“养蛊”的办法,让他们假扮东南亚海盗,去抢劫西班牙、荷兰的商船,不过在大海,他们这些家伙有时候连汉人的船也抢,但是朱大昏君却没有下旨围剿他们。

原因就在于办不到和朱大昏君懒

二是采用军校培养,双管齐下所谓百年海军,朱大昏君也没有什么办法,不是有个现代人的思维和学识,画几张图、抄个海军作战条例就能办到的,他也只能用这种笨办法。

实际上,这两种办法的组合,已经大大推进了大明海军的进展,属于是已经走了超车道了。

而现在大明帝国终于有了一点走出旧大陆的本钱,母港在上海的帝国海军舰队已经拥有了十六艘大型战舰、二十五艘500吨级的盖伦战舰,以及数十艘若干战舰的舰队。

这支舰队还拥有3000多人的水手、军官,以及1000多人的一个陆战队。

不过可惜的是,这支舰队除了出来训练,大部分时间只能窝在母港内当存在舰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