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风望水—以善之名(2 / 2)

加入书签

我知道你肯定会惊呼这不可能,因为从小以来,我们所接触到的教育就是清朝末年,轮番压迫劫掠中国,老百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这是真的,可当时社会上粮食价格出奇的低,也是真的。

有句话叫谷贱伤农,汉书食货志就记载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作为一个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落后农业国,长期粮食供应价格过低,会导致很多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比方说,农民扩大生产的积极性会大幅度降低。这点很好理解,因为粮价贱么,多打粮也不卖钱,自然就没人愿意多种,够自家吃的就行。

农民不肯多种粮食,这流入城市的粮食就会减少,而乡下粮食流入不足会推动城内粮店加倍进口洋面。

洋商卖了洋面就要收取银子现洋回去,给大清铜钱人家是不要的,毕竟这玩意儿在海外一文不值。

银洋外流会导致市场上流通的贵重金属减少,银子少了,银铜之间兑换价格就会上涨,这就是银贵铜贱。

请仔细想一想,这些价格下跌的铜钱最后都去了哪里呢?

答,乡下!

因为乡下老百姓穷啊,家里能花得起银洋的没有几个而城镇居民你给他铜钱,他也不想要,因为人家要去粮店买洋面回来糊口度日,拿铜钱去买面,人家粮店不愿意收。

于是,粮价越低,涌入农村的铜钱就越多涌入的铜钱越多,老百姓就越不愿意种粮食:能挣几文钱买点日常所需的油盐就行,反正也不打算往外卖粮食。

恶性循环!

行吧,闲话说的也不少了,反正当时一亩地的小麦产量在三百斤左右,而老爷爷家的一百亩地,年成最好的时候,也就打三万多斤粮食,可这些粮食你还能都搬回家不成?

扣掉给佃户的分成,来年的种粮,修理整治农具沟渠的开支,饲养牛马的口粮等等,还要应付衙门的种种摊派,以及多如牛毛的苛捐,最后进到老爷爷家中粮囤的粮食,也就千来斤!

这些粮食还得应付全家十几口人一年的衣食油盐等开支,最后能剩在粮囤里的余粮,就只有两三千斤的样子,最多卖十块大洋,只相当于砖厂一个多月的收益。

因为卖不出多少钱来,所以这些余粮除了留下一些备荒,剩下的大部分都让老奶奶拿去结了善缘

我曾看过一则新闻,一个在北京工作的白领辞去高薪工作,成立一个公益组织,志愿为偏远山区的孩子们提供营养午餐。

那个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北京工作时他感到压力很大,即便去吃几百上千的大餐,也索然无味。但现在和孩子们一起蹲着吃五元一份的盒饭,看着孩子们脸上满足的笑容,他却感到快乐幸福。

与人玫瑰,手有余香。以善之名,行善之事,终得善果。

3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