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女儿很厉害(2 / 2)

加入书签

高风一声令下,他们就在张元立夫妻跟前打了一套拳,然后还拿出弹弓,拉开皮筋,对准前头院墙上的土块弹射过去。

三个土块,他们最多只用六颗石子就都给打掉了。也就是说,命中率百分之五十。

对两个才四五岁的小孩子来说,这准头已经十分惊人了!

张元立夫妻俩眼睛都看直了。

“才两个月,这两个孩子的变化简直惊人啊!你们都怎么办到的?”

“还是这两个孩子底子好。”高风说道,“而且他们也从小就被教得好,能吃苦,不娇气,不然这么短时间里还真不能取得这么大的进步。”

这话张元立夫妻俩可都爱听。

原本宁氏看着两个黑黑瘦瘦,还穿着打扮和村里的男孩子一样的儿子,心里很有些难受的。但现在看到儿子们的学习成果,再听到高风的夸奖,她心里好受多了。

“对了,不知道晨丫头和晓丫头学得怎么样?”她笑吟吟的问了句。

顾采宁就招手叫来两个女儿。“来,把你们这几天学的展示给二叔二婶看看。”

两个孩子连忙就跑回去房间里。等再出来的时候,她们一人手里也已经拿上了一个小弹弓。

她们的弹弓和张钰张玮的长得都一个样,只是还要小上一号,正好方便她们的小手捏得住。这么小的弹弓外头都没得卖,全是高风亲手给女儿们做的。

在女儿们去拿弹弓的时候,高风也已经又捡了几个土块放在了墙根上。

晨丫头晓丫头一手拿着弹弓,一手拉开皮筋。眯起一只眼对准了墙上的土块。

虽然两个小娃娃个头不大,可看她们摆出来的架势竟然也有那么几分味道!

张元立和宁氏看在眼里,他们都不禁拍手给两个孩子鼓掌加油。

然后,就听——

嗖!

一颗石子从弹弓里飞了出去,然后射中了墙根里的一个土块。

然后嗖的一声,又一颗石子飞出去,再次正中另一个土块。

第三颗石子也一样,不偏不倚的打中了土块。

晨丫头射完了,再轮到晓丫头。晓丫头也一样,三发三中。

“可惜了,这两个孩子手劲还太小,现在也就只能勉强拉开弹弓,达到把石子打出去的目的,却对猎物造成不了多少杀伤力。”顾采宁看过之后,只有这么一句评价。

张元立和宁氏却简直都要疯了!

“大嫂,你别再刺激我们了好不好?你家孩子才一岁多,玩弹弓准头就已经这么厉害了。你看看我家的?我家的比你家的大好几岁呢,他们要射下来三个土块得六次!”

而晨丫头晓丫头两个孩子,她们三次就搞定了!

亏得他们刚才还觉得自家儿子够厉害了。可现在目睹了高风和顾采宁两个孩子的成就,这对夫妻俩都脸红到了脖子根。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他们现在都快羞死了!

顾采宁撇唇。“这个没法比。我家孩子是有我们的遗传,这瞄准射击的本事是天生就会的。但你家的是后天开始练习,所以短时间内能练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了。只要再给我一年,我保证让他们练到比现在的晨丫头她们还强。”

“可到那个时候,晨丫头她们肯定更强了吧?”张元立有气无力的说道。

顾采宁点头。“是。”

张元立顿时泄气的垮下肩膀。

高风见状,他连忙拍拍他的肩。“你不用泄气,晨丫头晓丫头准头够,但毕竟是女孩子,在力气上先天不足。钰哥儿玮哥儿却很吃苦耐劳,这两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才。如果你们能下狠心的话,那就把他们交给我,十年之后,我们保证交给你们两个出类拔萃的儿子。”

“好!没问题!”

都不用问顾采宁说的什么意思,张元立就立马点头。

顾采宁眉梢一挑。“你都不犹豫一下?”

“有什么可犹豫的?你们是我的大哥大嫂,我相信你们。这两个孩子跟着你们,我绝对放心。反正只要你们不把他们给折腾死了就没关系!”张元立笑着摆手。

宁氏也点点头。“大哥大嫂你们的人品我们信得过。其实我们出身商户,除了做生意,其他什么都不会。一直把孩子带在身边,除了让他们染上一身铜臭味,其他什么都办不到。现在你们愿意帮我们教育孩子,我们求之不得!”

“只不过……”马上她又皱皱眉,“孩子们除了强身健体外,读书习字也不能漏下。现在既然打算把孩子们长期留在这里,那咱们可得给他们请个先生,也一并送过来才好。”

“这个容易!以前我在县城张家的时候,家里给我请过一位先生,我觉得他教得不错。只可惜后来后娘生的儿子长大了,后娘嫌弃他太偏心我,就把他给赶走,又让我爹另外聘了一位先生回去。不过先生虽然离开了张家,我们却一直没有断了来往。现在他还在县城里一个私塾里教书呢,我叫人去请他来给我儿子开蒙,他肯定乐意!”张元立立马说道。

“这样就最好不过了。”宁氏连忙点头,“把先生给请过来,正好连晨丫头晓丫头一起教了。女孩子家多读点书也是好的,明事理懂规矩,以后嫁人了也不怕被人欺负。”

这两个人是真心的将他们当兄嫂敬重的。就连现在给儿子请先生都没有落下他们家两个女孩儿。

顾采宁和高风听到这话,他们心里都是一暖。

“只是……”宁氏再环视一周,她又抿抿唇,“大哥你们这个家太小了。本来现在住下这么多人就够挤了,先生归来怕是住不下呢!”

高风顿时眼神一亮。

“我有一个想法,想和你们商量一下。”

张元立和宁氏连忙点头。“大哥你说。”

“去年因为高老七的事情,村子里不是给了我一块宅基地吗?那块地到现在我也没用,现在既然要给孩子们请先生,我就想,不如我就把那块地给清出来,专门盖一间私塾给先生。这样地方就足够宽敞了。”高风说道。

“大哥,这就不止是宽敞,而是太宽敞了点吧?”张元立不禁低呼。

说着,他忍不住盯着高风看。“说吧,你还有什么目的?”

高风就笑了。“的确。我想的是,既然先生都请来了,那只教四个孩子太浪费了。咱们不如以双柳村的名义将先生请过来,然后给先生安排好吃住,以后也就让他一直在村里教孩子。这样,就算以后钰哥儿他们都大了,要换先生了,这位先生也不至于又要四处漂泊。”

张元立听完,他心里又不禁感慨万千。

“大哥你……你真是我亲大哥!”他抓紧高风的手感叹。

高风轻笑。“我其实也是为了村里的孩子着想。双柳村太穷了,这么多年都没养出来一个秀才。要不是这样,别村人也不至于这么欺负我们。”

他也是为了给村子争一口气。而这个争气的主要对象嘛,当然就是隔壁的双桥村了。

张元立当然明白他的心思,可他心里一样感动得很。

“不管怎么说,柳先生的下半生都有了着落,这就是一件互利互惠的好事!我这就叫人去请柳先生,然后你们村里盖私塾的钱我也包了!”张元立立马说道。

高风摆手。“这个就不用了。你们的铺子被打砸成那样,这两个月修复也花了不少钱。这盖私塾既然是村里的事情,那当然是要村里人一起出钱出力。不过我想了一下,第一年村里肯定不会有多少孩子来上学,所以先生的束脩还得咱们两家平摊。”

“好吧,盖私塾的事情我可以不管,但给先生的束脩今年我包了!这个你不要再和我抢,我不会让步的!”张元立低喊。

“那好,那事情就这么说定了。”见他态度坚决,高风也就不再和他多争论了。

张元立见状,他顿时又变得兴高采烈的。又留在他们这里吃了一顿饭,他就赶紧和宁氏一起回去镇上,他要亲自去县城里请柳先生过来!

张元立既然都拍着胸脯保证可以把柳先生给请过来,高风也就很快去找了村长说起这件事。

村长听后,他立马也点头。“你们这个主意很好!咱们村里就是缺读书人啊!你看看这隔壁几个村子里,哪个村里没一两个秀才举人什么的?就咱们……哎,每次想到这些,我心里也是愁得不行呢!现在既然你们都找到先生,也有地方给盖私塾,这事我去和乡亲们说去,保证能说动他们!”

然后,村长亲自出马告知乡亲们这件事。乡亲们一听村里要来一个先生,大家果然开心得不得了。但听说要一起出钱出力盖私塾,有些人又有些退缩。

“村长,不是我们不肯出钱,只是您知道的,去年我们地里都没什么收成,还是多亏了风哥儿借给我们钱,才让我们熬过了年关。马上麦子就要熟了,我们收上来还要先给朝廷交税赋,然后还要攒钱还给风哥儿,这一会会的还还不完呢!你说,我们又哪还有钱拿出来盖私塾?不然我们家多出两个人吧!”

一个人这么说了,其他人都跟着附和。村长听在耳朵里,他的脸色就渐渐变得难看起来。

“这人肯定是要出的,可钱也不能少啊!不然咱们上哪买砖瓦房梁那些东西去?风哥儿这两年已经给村里出了不少钱了,他们自家也一堆事呢,咱们总不能可着一只羊一个劲的薅羊毛吧?”

一些有心想撺掇高风继续出钱的人听到这话,就都赶紧闭嘴了。

其实高风倒是不反对继续出钱。现在蛇陆陆续续都醒得差不多了,光是蜕下来的蛇皮他都搜集了几十条。把这些东西送到镇上的保和堂,还有隔壁丹阳镇的保安堂,李师傅他们欢喜得不得了,一抬手就给了他二两银子。

再加上醉仙楼里的全蛇宴又开始做起来了。而且厨子在去年的基础上又钻研出来几样新吃法,张元立也找来几个秀才,让他们又写了几出新戏,这就使得毒元宵的风波完全没有影响到醉仙楼的生意,大家反倒因为心疼张元立这个被亲爹坑害的儿子,由刘员外主动带头,更积极的往醉仙楼里跑。醉仙楼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

这样,他们每个月分到手的钱也早不止五两。

这个盖私塾的钱他们出得起。

因此,高风正要开口说话,却不想外头不远处突然有人先一步说话:“我看,这个钱就我出了吧!”

大家伙闻言纷纷转头看去,村长就发现了来人的身份:“六哥儿,你回来了?”

来人名叫黄新,是村长的一个远房侄子,也是村里人,不过他们都好久不见他了。

黄新走到村长跟前,他先对村长行个礼,然后就转身又朝高风毕恭毕敬的行了个大礼:“风大哥,多亏你去年借给我家钱,才让我爹娘渡过难关。不过我去年多留了个心眼,悄悄的让我爹给了我十两银子,我拿着这个钱跟着一个车队往北边跑了一趟,运了一车皮毛回来,赚了足足有二十两银子!但我心里清楚,要没有你借给我的这个本钱,我是赚不到这个钱的。可你的人品我知道,你肯定不会乐意收我给的好处,那我就拿出来十两银子给村里盖私塾好了!”

有十两银子去买各种材料,然后村里的人工不用花钱,这就足够盖起来一个私塾了。

乡亲们听到这话全都欢喜得不得了。村长也一脸激动:“六小子,你真赚钱了?还二十两?”

“是啊!”黄新点点头,就从怀里摸出来一锭锃光瓦亮的银锭子递过去,“二伯您掂掂,十两银子,足色足数,一厘都不少!”

村长赶紧叫儿子拿小秤来称了称,果然是分量十足的十两银子。

“六小子,你确定要把这十两银子都捐给村里?”村长最后再问一句。

黄新点头。“我在村里活了这么多年,乡亲们都待我不薄。这半年我不在家,我爹娘也都多亏了你们照顾。你们的这份恩情,我觉得十两银子还不够呢!等以后你们看到盖好了的私塾,只要念上一声我的好,夸我爹娘几句,我们也当是一直活在村子里,不会让你们给忘了。”

他这话说得……

村长一皱眉。“六小子,你这话什么意思?你还要出去北边做生意?”

“不只是我,还有我爹娘,我也要把他们一起带出去享福。”黄新点头说道。

“那你家那么多地怎么办?”村长忙叫。

去年他们家能从高风手里拿到十多两银子,那是因为他们手头地多啊,三四十亩呢!

“其实这也是我这次回来村里的目的之一。”黄新就说道,慢慢目光又转向了高风。

“我一是来感谢乡亲们对我家的照顾,二是接我爹娘一起走,三嘛,当然就是决定把这些地都给卖了。我们以后应该就要在城里买房子过日子了,我爹娘苦了一辈子,我不打算让他们再种地了。所以,风大哥,如果这些地你家愿意接手的话,我就卖给你们家。怎么样,你要不要?”

现在居然有人主动找上门来要卖地给他们?

高风下意识的回头看看顾采宁。

顾采宁就开口问:“你真打算把地都给卖了?这地留着好歹也是一点根基,一旦你们在外头遇到什么事情,好歹回头来还有一个容身的地方。”

“不用,我已经给他们找好容身的地方了。”黄新却摇头说道。

“所以说,你是下定决心要把地给卖了?”顾采宁又问。

黄新点头。“是。”

“可是,一时半会我们家拿不出来那么多钱。”

“没关系,你们的人品我放心。这些钱你们可以先欠着,以后我肯定还会回来的。到那个时候,你再把钱还给我就行了。”黄新爽快的摆手。

既然这样……

顾采宁想想就点头。

“那你家的地我们要了!”

她除非疯了傻了,不然干嘛不要?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