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舌尖上的美食猎人(1 / 2)

加入书签

龙汐笑着说:“美食猎人?那倒也有意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响螺都躲藏在海底的泥土里,我们需要潜入海底寻觅一番,运气好才有收获。m4xs.com”

第二日,魔坤就带着龙汐去到忘情海,驾驶着魔坤发明的私人潜艇潜入海底。

只见海底的泥土中有一些像蛇的动物伸出半截身子,龙汐说那是花园鳗。

魔坤放出是个“蟹蟹”智能小机器人,让小机器人帮他们挖掘泥土,却是始终不见响螺的踪迹。

魔坤不禁有些急了,问龙汐:“这个响螺很稀罕吗?”

龙汐说:“响螺生长速度慢,生长周期长,要五到八年才能长成一斤半的成品。而一个一斤半重量的响螺,起出来的净肉平均也只有三至四两。而且由于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高,所以,人工饲养根本无法伺候,只有野生。正是由于响螺难得,所以物以稀为贵嘛。”

魔坤多放出十个“蟹蟹”智能小机器人,让它们继续到处寻寻觅觅,终于在很深的地方找到了一个起码有四斤重的生猛的大响螺,还真是运气好!

龙汐把这个来之不易的响螺捧在手上,爱不释手。

它的外壳是暗色的,有漂亮的纹路,让龙汐想起了以前在网上看多的一首小小的散文诗,不由得声情并茂地背诵了出来:“那是响螺,鲜活的大响螺,带着靓丽花纹的暗色外壳上,漾着迷人的光彩。你不信,将她放在耳边,便可以听到,大海的声音。”

魔坤听得如痴如醉,笑着说:“我特意看了一些介绍响螺的书。响螺有厚壳和薄壳两种,炭烧应选厚壳响螺。因为厚壳响螺起肉率较低,但螺肉结实,密度大,味道鲜美,而薄壳响螺虽然起肉率较高,但肉质地较粗糙,且有微孔形。那我们怎么区分厚壳和薄壳的响螺壳呢?”

龙汐说:“这个我知道,厚壳的响螺身长而有棱角,而薄壳的响螺壳无棱角。我手上的大响螺正是她需要的厚壳响螺!”

她开心得不得了,抱着魔坤转圈圈。

原来,当美食猎人、寻觅到好食材的感觉这么美妙啊!

一回到小鹿的家,龙汐就一头钻到厨房里,忙着炭烧响螺。

她很快就准备好了配料。

配料是非常讲究的,单单是烧螺过程中用到的配料,就高达十八种之多,绍酒、胡椒粒、川椒、生姜粒、青葱粒、芫荽、鲜柑皮粒、金华火腿、桃花源牌猪肥肉、龙家祖传秘制酱油、精盐、上汤等,都是极好的用料。www.kmwx.net

她把十八种配料混合在一起,调成烧汁。

因为响螺以腐殖藻类为食,带有腥味,所以正式炭烧响螺之前需要先用酒清洗杀菌、去除螺的粘液和杂质。

龙汐把响螺架在一个红泥小风炉上的可以转圈的烘烤架上烧,用的是很讲究的荔枝木炭。

生猛的大响螺螺头往因为受热而向外伸出,龙汐用锅铲把螺头按进去,这样响螺炭才能烧熟。

她倒入烧酒,加热烧制,消除螺肉的腥味。

火力要先武火后文火,转动螺身,使响螺受热均匀,注意掌握火候。

烧制时要有耐心,要有如同煨茶、醅酒的手艺和情趣,烧得螺壳有焦味但不破损。

酒开始沸腾冒泡的时候,将酒全部倒出,去掉响螺中冒出来的白色泡泡。

接下来,龙汐慢慢将烧汁分几次灌入螺肉内。

这次烧制主要是以螺壳为鼎,以炭火烧烤,让螺肉入味,直至大约两小时后,

烧汁渐渐浓缩、收干、被螺肉完全吸收为止。

此时的螺肉大约有七成熟,螺肉已脱离螺壳,可以挑出螺肉。

螺肉中粘上的烧汁都倒掉,一滴都不剩。

因为这第二道程序的目的除了是给螺肉增香、提香之外,也是再次去除螺內的杂质。

散发着热气的螺肉吸收了烧汁,原本白嫩的螺肉染上了迷人的琥珀色和异香。

螺肉本身的鲜香与木炭的烤炙之香、配料的芳香,酒的醇香融为一体!

龙汐毕竟是第一次做这道菜,对火候和时长都没什么把握,全凭悟性。

虽然以前听爷爷讲过做法,但是这道菜从螺的挑选(因为只获得一只螺,所以没得挑选),到烧螺所需的用炭量,从对火候的把控,到对烧制时长的掌握,都对厨师要着近乎严苛的要求。

螺肉太肥,不易灌入烧汁,太瘦,口感偏柴。

火候稍过,螺壳易裂。

烧制时间太长,肉质变老硬化火候不够。

烧制时间太短,螺肉不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