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银杏(1 / 2)

加入书签

朱雀大街种树的点子没几天杨成坚就知道了。www.luanhen.com他记得小时候曾在荀太后妆盒里翻出的银杏叶,太后耐心地为好奇的他讲解什么是银杏树,还分了一片给他,却被他不知怎么地弄丢了。后来与皇后说起此事,皇后便提议在王府后园湖边种一棵银杏。他觉得这主意不错,与皇后一直亲自把树种下。那棵银杏长得很好,皇后却先他一步而去了……

大笔一挥,他同意了种银杏的决定,也同意他们在树上挂统一的标注认领人铜牌,但是靠近朱雀门的十二棵也就是六对树不准挂牌,他还让内务府在太后仙逝前住的寝宫内种一棵银杏以表哀思。

这事一定,朝中还没有出公告,底下的人已经都听说了。除去靠近皇城的六对银杏外,其余银杏树上的铜牌按位置定价,离那六对银杏近的另六对银杏已经被侯府和高官先私下定了,按远近五百两至八百两不等。别看这价高,这样的位置旁人想抢还抢不到。

听珠花听说最差的位置也得一百两时,便歇了心思,暗想,她才不当这冤大头。所以当余侯跟她说给她留了一块时,她心下便想能不能卖掉,那可是一百两呀?好吧,她现在有的吃有的喝,倒不缺这一百两,而且余侯给她留的位置估计一百两还买不到。

余侯路过程府时专程来说了这事,他挺好奇在长辈不在时,这程三小姐表现如何。

“三娘是想刻自己的名字吗?”毕竟女子的闺名示人并不好。

珠花也知道这点,便摇了摇头,说:“不必,刻上‘程三’就行。侯爷,那牌子有多大?”

余侯拿来纸,在上面画了一个约二十厘米长的细长条,与珠花想象的宽长方型有点不一样。她想了想,拿起笔在细长条上加高了一些。

“只写名字有些无趣,能不能加点别的?”

“三娘想加什么?”

黑瘦的珠花眯了一下眼,余侯以为她想不出什么句子来,还想帮她想几句,谁知她看了一眼外面的天空,忽然想到了什么,提纸写下一行还有些稚嫩的字。

“碧云天,黄叶地……”好像有些不够,珠花写完这两句她知道不多的名句,又从别的诗里硬抠了句过来,“树树秋声谁留听?”

写完后,她在纸下加上了“程三植语”。

余侯眯了一下眼,点头道:“想不到三娘还有这样的文采。”

“都是从别处听来的,前些天逛街的时候听什么人说过半句,希望那人不要哪天找上门来。”珠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又在纸上画了一个差不多的长方体,在这里写道“某某酒楼长安美食传奇”。

“用来给初到长安的人引引路也不错。”她玩笑道。

余侯眼睛一亮,暗想毛葛明没一起跟来真是可惜了,两人一起商量说不定又能想出什么敛财的点子。想到此,他心下暗想,倒不知自己怎么就对这位看不出才貌的小姑娘另眼相看,也许她只是年少妄言罢了。

“可惜你们这些好位置都卖没了,要是还在,招一群名声好的商户,让他们叫价,价高者得。”

不可惜,明德门进来那一段毛葛明还没有卖呢,他当时决定卖给城里的富商太亏,这么热闹的地方价格怎么也得高一点,只是还没想到怎么定,没想到倒让程家这个小姑娘想出来了。

“唉,也不知我那牌子要是卖了能卖多少钱?”她说着斜眼打量了一下余侯的表情,她是真想卖,说了那一通也是为了自己顺理成章的转卖。

可惜余侯没感知她话里的真意,只是一脸亲和地看着她。在他看到程府人口简单出入低调,家里定是有余产的,尽管当年他们在衣服上纹着金银像是对世人说他们贪财,但是他并不认为程府的人俗气,反倒觉得她们旷达不羁。当然这点他没有想错,但是程府也是真爱财,至少珠花比起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更喜欢实在的金银。

前世她便是如此,什么情人节圣诞节礼物,她只收现金,她在男友第一次送她礼物时她就说“这份礼物我很喜欢,不过下次麻烦请送现金”。她觉得她说的时候带着开玩笑的口吻,应该不会惹怒对方,却不知对方也就是她后来的老公从那时起就觉得她俗气。

但是两人还是结婚了,她其实也知道两人的婚姻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当时她就是想在合适的年纪嫁给一个过得去的人安定下来,她一向是个能将就的人,有些小摩擦忍忍就过去了,忍不了她可以住厂里冷静个把月再回去。这是一段经不过细品的婚姻,但是她也没想过要离婚,不是为了离婚成本,而是比起不确定的将来,跟一个已知的并且还比较听她话的人相处下去比较安稳。

余侯到底没接珠花的话,而是问了她有没有其他点子。

“这点子能用吗,不会给大人们添乱?”珠花一脸天真地问。

“不会,还能帮上忙呢,下回余伯给你带谢礼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