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宫里来人(2 / 2)

加入书签

他们演练的招式皆是沙场对敌所用,每一招每一式都是经过前人千锤百炼之后总结出来的最适合战场的,简单得略显粗暴,却很是实用。

萧虞惯用的兵器是红缨枪,但横刀也能用,至少带他们操练是半点儿问题都没有的。

待演练完毕,天已大亮,南院的门被推开,十几辆装着馒头、大饼和肉汤的大车被人推了进来。随着饭菜的香味儿扩散,消耗了大量体力的众人肚子里都闹起了革命。

萧虞笑着一摆手:“先吃饭。”

装饭食的大车就靠墙根放着,众人很自觉地排队,觉得自己能吃多少,就拿多少。

萧璇端了一个大木盘,甜味和咸味的炊饼装得冒尖儿,转身递给萧虞:“拿着,我去端点儿汤。”

汤是羊肉汤,肉都切成了巴掌大的厚片,每人都能分两块儿。萧璇一手端了一碗,招呼萧虞找了个空旷点儿的地儿,两人席地而坐,吃饼喝汤。

萧虞咬了一口羊肉,便道:“咱们带来的羊吃完了?”

萧璇嘴里还衔着糖饼呢,闻言斜了她一眼,伸手把多余的糖饼拽出来,口中的咽下之后,便道:“咱们才带了多少?早没了!这些羊都是从尚食局要来的。”

这本是常例,萧虞点了点头,又问:“他们没刁难你吧?”

“这倒是没有,”萧璇道,“我是按照旧例给了钱的,一文也没少。再则,我好歹也是宗室子弟,那群女官、宦官哪敢真与我为难?”

这却是大实话。

大晋宗室一向人丁稀薄,满打满算也就十王五公这十五脉,林林总总加起来,勉强才五百多人。

就这点儿人口,随随便便一个大点儿的家族都比不过。

因而,大晋对宗室一向优待,只要你别想不开举兵造反,不管犯了什么错,最重的惩罚连除爵都不会。

——除爵那是造反的专用处罚。

但有一个人却是例外,那就是储君。

无论哪朝哪代,不能顺利继位的储君,都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死。

这一点儿,大晋皇室也不例外。

因而,听了萧璇的话,萧虞便没再多问。两人解决完了木盘中的饼,喝完了汤,其他人也都差不多吃完了。

送膳的人收走了木盘和汤碗,将士们迅速清理了一下略显狼藉的院子,萧虞又带着大家演练了一下军阵,待消化地差不多了,便开始了众人最喜欢的重头戏——对阵。

三千人分成了三十个小队,没队都有枪兵与刀盾兵,任他们自由结合成学过的每一种对敌阵法,从两队对阵,到多队混战。

虽然面对的不是敌人,不必真的以命搏杀,可这些战场上不知走过几遭的甲士们的凶狠却是半点儿都不拉。

当宣旨的女官被领进来的时候,看见的便是这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燕地将士,当真悍勇!”女官赞叹道。

领路的于鹤笑了笑,道:“姑姑稍带,容在下前去通报。”

那女官道:“大人请。”

这两人一个宫中的内宦,一个是王府的属官。虽然一般来说,内宦侍奉天子,天然就要比王府属官高那么一级,但于长史是正五品,那女官是从五品,两人也算是持平了。

因而,燕王府里长史亲自迎接是给足了女官颜面,女官也不敢拿乔,双方一路上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世子,世子。”于长史上前,喊了两声。

萧虞回过神来,低声问道:“怎么了,长史?”

于长史指了指那女官,低声回道:“宫里来人了。”

萧虞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发现这还是位熟人,就是她夜宿宫中那夜,替她值夜的哪位荀姑姑,好像是叫做荀煦的。

她接过于长史手中的布巾擦了擦脸和手,步履款款地走过去,展颜一笑:“原来是荀姑姑。”

荀姑故拱手施礼:“下官见过世子。”

“诶,姑姑快别多礼了。”萧虞一把扶住,拉着她的手笑道,“这里杂乱,不是说话的地方,还请姑姑前厅奉茶。”说着,拉着她就走,回身吩咐于长史,“把孤带来的红麻茶沏了来,请姑姑尝尝。”

“是。”于长史应了,就快走几步,先二人出去了。

萧虞拉着荀姑姑,边走边道:“姑姑有所不知,这红麻茶乃是西域某绿洲中的特产,虽比不上中原名品,却也别有一番滋味儿。”

荀姑姑笑道:“那下官就偏了世子的好茶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