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0538(2 / 2)

加入书签

别的且不说,要从富庶的中原运粮前往边关,至少需要两月之数。

战场之瞬息万变,以如此的补给速度,如何能够打得了战?

与匈奴之战,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打完的。

粮草的储备,财帛的积蓄,都必须筹划在开战之前。

乃至于鼓励生育,允许寡妇再嫁,抚恤孤独之人,赡养鳏寡,训练兵士,都是需要时间的。

在未曾做好周全准备之下,不说刘彻能否上令下达,单说因为缺乏补给,没有良马及将帅统领,会枉死多少将士?

任何一个将士的死去,都是汉室的莫大损失,更遑论一战失利,死的绝不会是几个人,而是成百上千的人。

一个成年男丁对于一个家来说,就是那个家的命。

一旦失去了,就是毁了整个家。

而一个男丁长成,至少需要十几年。

汉室有多少个十几年,能够征集这么多将士?

古往今来,每一个帝王的一个重要功绩,便是其治下的人口之数。

倘若一个帝王使得人口增加,便是一项政绩;如若使得人口减少,无论有没有天灾**,都是这个帝王的德行有失。

农耕文明之下,百人以上的争斗便能算得上是战争。

汉室与匈奴争斗至今,从未取得过千人以上战争的胜利。

从将领到天子,都对于发起跟匈奴的大规模战争,心中都有极大的顾虑。

在这个时候,继续跟匈奴的和亲,就是一个合理的处置了。

因此,牺牲一个宫人和陪嫁奴婢,即便再搭上一些财帛珠宝,相对于此时开战来说,已经是小得不能再小的牺牲了。

在上位者来看,和亲公主及其陪媵的性命,自然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苏碧曦作为一个接受现代平等人权思想的人,对此就算是不认同,也无法反驳这样的处置。

女子一向是政治的牺牲品,这是自古以来从未变过的事实。

而在政治上,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人,被他人玩弄操控,更是无法避免的。

王太后闻言,眼中的怒意便少了一些,唯有脸色依然冷凝,即便殿中插有数枝幽然绽放之寒梅,每一朵都芬芳吐蕊,红得炫目,也不能让她的神色缓和下来。

田蚡伸手给王太后取了一个新的茶盏,给她倒上了新的茶,换了新的手炉,劝道:“阿姊,陛下与翁主自然识得大体,自然不会忤逆犯上。毕竟太皇太后薨逝,诸侯王皆进长安奔丧……”

苏碧曦坐在下首,听见田蚡这句话,心中便是冷笑。

刘彻践祚以来,汉室外有外敌,内有诸侯作乱,外戚干政,诚属内忧外患之时。

尽管太皇太后故去,刘彻能够真正御宇,但收复朝政军权,招揽人心,又岂是须臾能够为之的。

王太后选在诸侯王皆在长安奔丧,权势交迭之际发难,挑的不可谓不是一个好时候。

今日刘彻敢违逆王太后之命,让王太后有损,明日便有御史敢在承明殿一头撞死,告刘彻大不孝。

文臣死谏。

有的是希望能够一死能够青史留名的人。

可是一旦真得有人这么做了,那留下千古骂名的便是刘彻。

即便是天子,也是不能不顾及朝臣的。

天子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他必须依靠臣子来统治天下。

田蚡此时说这句话,便是在提醒刘彻,刘彻远不是大权独揽,天下一心的天子,而且答应对匈奴和亲,还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