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破绽(1 / 2)

加入书签

“黄将军,累你久等。”徐庶抱拳拱手。

黄盖还礼:“先生言过,侯爷命末将在此等候先生,以便顺利过境,先生请,大军不能久留,侯爷已经向前出发。”

“如此,有劳将军,请。”

孙坚和孙策已经过去,就这让刘稚失望,这等名传千古的人物没见到岂不可惜?

黄盖对典韦多看几眼,不管谁看到典韦都会多看几眼,就典韦这外形,再抱着一对明晃晃冷森森的镔铁戟,谁要是不注意他就有问题了,相对而言,刘稚就没太注意,一个少年人而已,顶多是徐庶的护将。

有黄盖带领,顺顺当当就出了荆州境进入豫州地界,黄盖往前一指:“先生,今晚侯爷就在前边十余里的黄蜂凹驻营,天色将晚,我等赶一程。”

诸葛瑾搬家用的都是驴车,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这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对于官贵世家,这就太寒酸,速度也会慢许多。

天黑之前,众人赶到黄蜂凹,小诸葛亮跑出来,拉着刘稚衣袖小声道:“世子,姐姐让我问问,这里为什么叫黄蜂凹?黄蜂很多吗?”

刘稚道:“你姐姐怕黄蜂?”

小诸葛亮点头:“二姐曾被黄蜂蛰了手臂,疼了半个月,很怕这东西。”

刘稚微微一笑:“回去告诉你姐姐,让她放宽心,这里现在一只黄蜂也没有。”

“为什么?名不副实的地名?”小诸葛亮一脸疑惑。

“你小子!忘记什么季节了吗?”刘稚笑道。

“唉!”小诸葛亮一拍头,“只要跟二姐说话,我就会变笨,以后一定离二姐远一些。”然后小声道:“世子,我感觉这个黄盖看你的目光有些怪,别是安了什么心思吧?世子小心。”

小诸葛亮虽小,但是不要就怀疑他的目光,古人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一定根据。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它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三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七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三岁和七岁在古代虽然只是一个概数,但是却已被现代科技证明是非常有道理的。

小诸葛亮既然这样讲了,就说明他看出来什么,刘稚就提高警惕,现在自己可不是一个人,诸葛兄妹都是文人,徐庶虽然武功不错,但是对面可是数万兵马,自己由典韦、武安国两人率领五十名弓箭手,想困住自己不现实,自己一走了之,其余人怎么办?

刘稚可不敢小觑黄盖,黄盖,字公覆,初为郡吏,察孝廉。从孙坚起兵。孙坚死,随孙策定江东,平山越。黄盖爱惜部下,每战,士卒皆争先恐后。赤壁之战,黄盖诈降曹操,乘风放火,烧曹军连环船,立殊功,拜武锋中郎将。后平武陵蛮,领太守,又加偏将军,病卒于官。

这样一个人物要是注意自己岂能不防?

黄盖打量自己,一定会避开众人的目光,却没想到一边还藏着一个小卧龙,这才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刘稚小声道:“能看出什么原因吗?”

听刘稚相问,小诸葛亮很高兴,这说明刘稚重视他的话。

小诸葛亮道:“这个黄盖每次看向世子的眼神有迷惑不解,也有惊愕,很可能他认识世子,或者听说过世子的模样,小的看:不如世子先走一步,只要世子安全了,其余人必定平安。”

刘稚摸摸小诸葛亮的头:“孔明,自打我出世以来,我没有放弃过我的任何一个手下,以后这种话不要讲,没有人支持的刘稚,就是一条虫。”

小诸葛亮现出惊异、不解、敬意等等诸般神色最后道:“小子牢记世子教诲。”

黄盖真看出什么不同寻常吗?

还真被小诸葛亮看对。这得怪刘稚自己,刘稚久居上位,举手投足之间自然与众不同,黄盖人老成精,自然会发现不对。

所以,黄盖将徐庶等人引导大营,立即去见孙坚。

“拜见侯爷。”

孙坚挥手命黄盖免礼,然后道:“公覆坐下说话,元直等人都安排好了?”

黄盖先谢过座,然后道:“是,末将带人过境之时,荆州军并未阻拦。”

孙坚笑道:“刘景升就是一老狐狸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