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路遇高僧(2 / 2)

加入书签

鞠文泰欣喜若狂,赶进派出师团前往伊吾道,迎接圣僧绕道高昌。对方求法心切,己任又专为弘法,所以,两下一拍即合,先去高昌。

时值正月,寒风微微,月透天蓝,已是夜半时分。只见国王鞠文泰和妻子儿女一直未眠,一边瑟瑟诵经,一边等着高僧的光临。此情此景,又怎能不让高僧感慨万千。

见到玄奘的那一刻,鞠文泰喜不自胜,眼前的高僧,虽说尚显年轻且一脸的疲惫,但眉宇间透露出的那股灵性和佛智,行进时显出的那份淡定从容,就令见多识广的国王也为之心动。

之后,鞠文泰表现出了一个佛教徒非同一般的狂热和虔诚,他天天带着嫔妃大臣听玄奘讲经说法,奉为上宾,拜为国师。因被高僧广博的学识,高雅的气度和精深的佛学所折服,竟然起了想让玄奘辅佐国事的念头。

有梦想不一定能到达远方,但到达远方的人一定是有梦想。尽管鞠文泰千方百计的挽留玄奘,甚至许诺高官厚禄,都没能说动玄奘。

逼的鞠文泰实在没辙,竟然使出了赖招,给玄奘出了两道选择题:一,留在高昌;二,送你回国。留在高昌,等于放弃了西去求学的初衷;送回国,对他这位偷偷离国出境的人来说,将意味着牢狱之灾。

被逼到这份上,玄奘毅然说:“你可以留住我的尸骨,但却留不住我的心。”说完,便绝食以对。

望着连续三天不吃不喝,已经奄奄一息的玄奘法师,鞠文泰终于被他西去取经的决心和无所畏惧所深深的折服,同意放玄奘西去,但却有个前提条件:留玄奘在高昌讲一月的经,自天竺取经回来后,在高昌留滞三年讲经说法。

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在国母张太妃主持下,两人结拜成了兄弟。

人们都说玄奘和李世民是结拜兄弟,其实不然。当年玄奘西去,李世民还竭力反对,无奈之下是他偷偷跑出了长安。玄奘的御弟身份,其实是由高昌得来。

敬轩此时,正赶上带商队从高昌经过,听说有长安来的高僧在此讲经说法,顿时来了兴趣,安顿好众人便直奔王府而来。

王府西侧的空地上,霍然多了一座可容纳三百多人的大帐。帐内太妃、王妃、太子、大臣都赫然在座。只见一位白净脸的年轻和尚,气定神闲,步履沉稳而又缓慢走向鲜花供果簇拥的讲座,鞠文泰手持香炉,躬身迎接。

临近座前,只见鞠文泰跪伏于地,让法师踩着自己的脊背上座。此情此景,无不令敬轩感到震惊和敬畏。

寂静的大帐,*而又肃穆,里面的人不论男女老少,贫贱富贵,各个都正襟危坐,专心等待开讲,就连敬轩的到来,都浑然不觉。

肃静的场面,让敬轩连大气都不敢出,他默默扫视了帐中一眼,便悄然坐在门侧一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