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血沃枫林坡(2 / 2)

加入书签

“开局不错,车马炮已经占好了位置,就看小兵怎么过河了!下面就是大面积啃食,再硬的骨头也经不住一万八千人慢慢地啃。一小时应该就能结束战斗。我可以先歇歇。”

他能够如此淡定,皆因为他的眼睛是在高空俯瞰,无遮无掩。而人们却是在地表的平面上搏杀,眼前一片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因此棋盘上的兵卒将领的感受,远较他这位观棋先生痛苦,几如人在炼狱里煎熬,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那么慢,那么的不容易。

因为北军困兽犹斗。

都是能征惯战之师,他们陡遭突袭,短暂慌乱之后,残军慢慢看清形势,也逐渐清醒过来。

杀人才能自救,棍子打狼两头怕,谁也不是铁打的!于是他们迅速抱团,纷纷开始顽强抵抗。

不自救行吗?就是想投降不干,在这样人群密集的情况下也是不可能——你还没丢刀跪下,人群就把你踩扁了!

于是首先,他们的步兵迅速集结成一个个小小圆阵。每阵三四十人,军官居中,刀枪对外,在混乱中,奋力格斗砍削。

几经进退,这些小圆阵一时竟也阻遏住了猛冲过来的王军的大砍大杀,勉强可以自保。

而他们的骑兵因为居高临下,对战况和地形看得更为清楚,为了保存战斗力,便率先选定方向,向敌方包围圈的薄弱部分发狠冲击,力图突围。

完全是混战了。战场上杀声如雷,风起云涌。

细小的人体就像波涛中的水,缤纷的旗帜就像水面上漂浮的杂物。在惊人的力量作用下,推来拥去,卷起跌落,谁也不能自主,谁也不能脱身。

但终究是杀伤一个就少一个,战阵总是由密到稀,不久,形势变得明朗起来。

打过一阵之后,发现实在无法抗衡人数远远高出自己的伏兵,三段包围圈中的大股敌人都选择了突围自救,在各自指挥官的带领下,分头向西向北边打边冲。

南军立刻发现了他们的意图,迅速迎头赶上,竭力合围,捺住这不祥的势头。

如此一逃一追,一冲一夹,双方都目的明确,誓死拼杀。战事终于有了白热化的一个个焦点,打得非常惨烈。

不到一刻钟,形势有所变化。三股中有两股敌军在挣扎冲杀中终于合兵一处,一起涌上了高地前面的空阔草地,人数一下子就扩大了一倍。

他们就像一团黄中夹白的硕大的花色包袱。

这时如果伏兵们不扩大包围圈,还是继续追撵厮杀,无异于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敌军很快就会像一个巨大的血管瘤破裂,向北溃围而出,从而逃脱相当大一部分。

通过雁眼,万时明看得非常清楚,立即将这一变化向吴洒龙报告。

吴洒龙大惊,立刻命令传令官通知各部,抽出一半现场兵力向北向西包抄封堵。同时将最后一支预备队也调动起来,由南向北迂回拦截。

敌动我动,敌移我移,死咬不放。继续和他们拼消耗,直到他们实在无法脱身,最终崩溃。

由于伏兵们数量和心理上都占优势,听说敌人要跑,南军群情激愤、干劲倍增。前面的加紧砍杀,后面的便纷纷往北跑动,扩大包围圈,好把敌人紧紧兜住,

吴洒龙看到紧张处,连指挥部也不要了,命令围护着他和各位僚将的两百卫队也冲上前去,加入斩杀。

这时整个大包围圈里,敌兵人头攒动,拥挤不堪,眼前戈戟如林,头上箭如雨下。

伏击军为了减少自己的伤亡,决不吝惜手头的兵器:占据高坡的不断抛下滚木擂石,相对较低的就尽情发射弹丸羽箭,竭尽一切努力,把死亡倾泻到敌人头上。

五里长的大道上,素称剽悍的北方汉子们终于被杀得哭爹叫娘,死伤枕藉。

通过锐利无匹的雁眼,万时明看见,这时还活着的敌人都丧失了理智似的,像没头苍蝇般乱扑乱撞,身上一个个鲜血淋漓。

而已经倒地的袖缠白条的军人更惨,由于饱受砍刺和践踏,都成了血肉模糊的一堆破烂;死人太多的地方,竟然垒成了乱七八糟的尸堆。

这还不算,根据报功规则,所有人的右耳还都被王军割去,弄得污血横流,没有一张脸还像个人样。

惨矣!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