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还真捞着了!(2 / 2)

加入书签

小蒋懵懵懂懂,还是抓着那两只鼎耳子不肯放,说:“你来啦!那边还有两个呢!”

白思孟使劲打他的右手,说:“放!放!放!这么重哪儿拖得过去!再不走!就要把你埋这儿了!”

说着他一只脚已经跨回紊流。

猛然看到他的身体消失了一半,小蒋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跟墓墙之间的空档处就是紊流,自己还一直傻呆呆地看着那砖墙发愣呢!

他赶紧撒手,三步化作两步跟了出去,一进紊流,眼前陡然开阔,才像重新见了天日。紊流带动他徐徐向前,刚才那座宏大的墓室和没来得及拖出的铜鼎就都留在了身后。

这一入一救,干脆利落,连万时明看了都忍不住夸赞:“好你个小白,真是眼明手快,当机立断!你要不进去,小蒋今天就玄乎了。不过在这之前你都弄了些啥?给我们瞧瞧!”

江叔见小蒋平安无事,也才放了心,搓着手呀呀地嗟叹,赶了过来。

“你怎么搞的!”他十分焦虑地说,“上次弄应急灯,小白也恍惚了这么一回,你也亲眼看到的,怎么这次自己也这样了?要不是小白救你,你不就留在那儿当陪葬了!”

小蒋抓着头皮,不知说什么好。

万时明笑道:“他原来那是看人挑担不吃力,哪儿放在了心上?所以我们化学课的老师最常说一句古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天到晚叫我们做实验、实验!所以小蒋还真不得不躬行这么一次!有了这一次,他才能记住一辈子。”

“倒也是!”江叔说,“事非经过不知难。既然知道,再可要多小心了。紊流本来就是个陌生地方,还窜天入地的,可千万不能看得太容易、太简单!”

这时白思孟已把捕蝶网拿开,大家探头一看,只见躺在地上的是三样铜器:一个三脚铜爵,一面带漆器座架的铜镜,外观都还完好。最大的一个是带盖子的铜盒,学名也不知叫什么,反正在古代文物展上见过,似乎不是特别稀有。

“嗯,还真逮着了!”江叔纳罕地说,“这三样东西不稀罕,却也不便宜,品相也还不错,加在一起,怎么也得值个百十万吧!好好收着,以后找专家看看,出手的话,换套房子应该没问题!”

“这就值一套房子呀?”万时明惊讶地俯身去摸,嗅了嗅怀疑地说,“尽是腐尸的霉味。这样麻古癞癞、粗粗糙糙,快锈穿了的东西,还值大钱?百十万——”他摇摇头,“未必!未必!”

小蒋原来落水时的衣服还没干,这时又加上出了一身冷汗,更是又湿又酸。他使劲甩去头发上的水,也俯身看了看,眼热地笑道:“妈的!怎么我不行的地方,他小白就老行!我就不服气了,是我不够眼明手快呀,还是命里注定该走背字的!”

“是呀!”万时明笑道,“要不然怎么已经逮到了好东西,临出门又给人家退了回去!不过,就这已经是烧高香了!所以说,命里没有莫强求。一强求,那就连家在哪儿都不知道了!”

朱品声也走过来,看看东西,又看看外面不断退走的山壁,不悦地说:“把那灯关了吧!刚才都差点儿出了人命,还想盗墓发家呀!就这都破坏了一个现场。以后人家正式发掘,都会奇怪了:怎么好端端的,就凭空少了几样礼器了?这叫专家怎么断代呀!”

白思孟抬起头。他没听明白:“礼器?断代?铜镜是礼器吗?这铜盒倒有点像。”

万时明道:“铜镜可以商榷,但那三叉脚的酒杯肯定是的——是贵族给祖宗上供的。”

“这铜镜带座儿,倒真没见过,只怕年代近些。”朱品声有一说一,“这方方的盒子还带盖,记得我们班去博物馆看编钟时顺带参观过,应该叫彝——方彝。属于古代的饮食用具。要说年代,好像不晚于商周。”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