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2 / 2)

加入书签

张封还在想着脱身的事:“牛家有快马,有枪,我们有枪,有武功,可是,他们要是朝我们的人打枪,他们娘几个跑不了啊。要是有个接应就行了。”

刘明礼接上说:“只要人能出来,我安排几个人接应,孩子他姥爷家有几杆枪,也有马,到时候用马把人救出来。人出来不能走大门,大门那里靠南边,牛家的人住的靠南边大门处。我想着这个小黑屋肯定靠着北边,离他们家里的人远些。你想,大人哭小孩叫的,近了能行吗?必须翻墙出来,用绳子拉出来。发现了,用枪挡住,咱的人不是没问题么?那就好,一旦出来了,外面有咱的人接应,他们村的人出来需要工夫,就趁这个时候,把人救出。只要一上了马,上了咱的马车,他们的人就不敢追了,你想,他村里的人是保自己家里的票,不会为别人家里的票卖死命的。牛家老大也不会往死里打,他要考虑把人打死,他的人也难活。他的儿子和老八都在西张庄关着,他也不知道咱这次是不是张老三干的。他们也许会怀疑张老三去救人了。张老三这个人向来不按套路行事,这个人,想起一出是一出。”

几个人吃着饭商量着救人的事。能够想到的都想到了,就差确定救人的日子了。

刘明礼想起来还要回家和岳父商量接应的事,没有马上答应。但是,初步定在明天晚上。他吃过饭临走的时候说:“这样吧,我回去安排好接应的事。明天我让老二带人过去,我晚上骑马拐回开封这里,和张虎兄弟商量一下。最起码,我们需要叫去救人的弟兄吃顿饱饭。咱们还去黄家包子店,吃罢饭就走。这里离牛头庄也有二三十里路,也需要一定的时辰赶到。到了那里,我们再和我家老二汇合。只要能把人救出牛家院子,不管是死是活都不能再落到牛家人手中了。”

刘明礼从张封家里出来,又急匆匆的出了开封城,回家安排接应的事了。他考虑着这件事是不是对张老三说一声,这个人非常自负,他会不会因为这事儿没有经过他的同意从中使坏。刘明礼转念又想,这个张老三现在等着牛家给他送钱,他看的不是牛家放人不放人的问题,他是仗着手中有两个牛家人要钱。至于刘家这三口人的命,在张老三的眼里,其实是无足轻重的。只要能把人救出来,对张老三敲诈牛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这个事,他要说服两位岳丈,做好接应一事。他满怀信心。

再说张封这里。

刘明礼走后,他到局里点了个卯,借口有事,直接到开封南关武馆去找张虎商量明天晚上到牛头庄救人的事情。

来到南关武馆,张虎正在带领徒弟们加紧训练飞镖。张封不断的给徒弟纠正动作,坐着示范。他累的满头大汗,不时的用手从上面往下抹一把甩了。他一再交代说:“到时候,能用石头不用燕子,能用三棱不用短刀。这都是要命的玩意儿,咱们还是以不死人能办成事为目的。记住,咱们是去救人的,不是去杀人的。”

看见张封进院,张虎让徒弟们歇歇再练。自己招呼着张封进了屋里。

外面的几个徒弟有跑到一个大屋里练枪去了。这些人都做好了一切准备,他们把这次行动当成一次仗来打,当成除暴安良的义举去做。个个都都攒足了劲头,冒着去死的风险,争分夺秒的训练自己,训练自己的师兄弟们。他们知道,在这里多流一滴汗,在牛家就会减少一分风险。

屋里的张虎和张封商量着没有想到的一些事情。这件事毕竟是冒着抢林弹雨去做的,弄不好就要送命,这都是一些年轻后生,家里的父母盼望着儿子学艺成才,回家自立门户,成家立业,必须尽量减少伤亡,否则,回来没法向家里交代。

张封说:“张虎兄弟,这样,万一有了伤亡,一切费用包在我身上。明天晚上,明礼大哥来,咱们到黄家包子店吃饱喝足,晚一点向城北牛头庄进发。到时候,那边有接应,咱们见机行事。大体上要等到人脚儿定了以后再动手。你这里准备的啥样了?”

张虎说:“飞镖还欠点火候。这个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不过,也能中个十之七八吧。枪没有问题,都很熟练了。我也去,我在外面给他们助阵,外面牛头庄的人要是出来救援,我带人把他们打回去。防止咱的人被困在院子里。”

张封看着虎气十足的张虎,打心眼儿里喜欢这个武林义士,佩服这个自己结交的最好的兄弟,关键时刻,不顾生死,拔刀相助。他用赞许的眼神看了张虎一眼,充满感激的说:“谢谢兄弟!”

张虎把手一摆说:“大哥,你我以后在开封城混饭吃,都需要朋友照应,没有谁感谢谁的,都是自己的事,没有二话可说。这个世道,靠政府是不行的,到处都是贪官,争夺地盘,搜刮民财,谁会来管咱的死活啊。求人不如求己,咱弟兄们相互帮衬,兄弟同心,其力断金。”顿了一下,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又接上说,“子弹”

张封点了点头,说了一声“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