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改桑种稻(2 / 2)

加入书签

“你去吩咐一声,让许庆、彭骁驾马前往修文院,将陆兰舟请来。”

全州名门望族为了凸显修养、拉拢人才,纷纷腾出空闲庄园,供给每年参加乡试的文人学子居住。

修文院,正是文府名下的一间宅院。

陈钧看到幽篁园的马车,很快把陆兰舟拽了出来。

“若鸿,你,你能否陪我去?”

“殿下就请了你一人。”陈钧瞧见有人路过,连忙压低声音,“人家相中你的才华,我去凑什么热闹。”

“可是,我有些紧张……”

“紧张是无用的,你只需记住,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你须得争取,争取懂吗?”陈钧在他面前扬起拳头,给他信心,“伯父把你送来黎城参加科举,就是希望你日后能够出人头地,但是科举并非仕途的唯一敲门砖。”

他低声叮嘱着,把陆兰舟送上马车,如同老父亲般负手而立,颇感自豪。

这是陆兰舟第二次来到幽篁园,也是他第三次见到萧鸾玉。

自从他来到黎城,就听闻过很多关于太子的评价,大多是称颂夸奖的,令他对她心生仰慕,早有投奔的心思,却不知道自己这点文采才思,能否得到太子的赏识。

如今,她对他表露出重视的态度,可是他这性子腼腆胆小,总是不敢与她对视。

萧鸾玉亦是察觉到他的畏缩,感到哭笑不得。

“你这模样,若是出去为我办事,岂不是要被人欺负上了?”

许是她调侃的语气太明显,他把脑袋垂得更低,几乎要埋进自己的胸口。

萧鸾玉揉了揉眉心,不知如何是好。

他和苏鸣渊都是十六的少年,一个胆大包天、张扬肆意,一个胆小如鼠、羞怯怕生,着实让她看不透。

“抬起头来。”

陆兰舟稍稍抬头,双手双脚并拢,大气不敢喘。

萧鸾玉无言以对,只得翻开公文,推到他面前,“请你过来是有正事,你如此怕我,该不是连话都说不出了?”

“殿下,我,我……”

她略显不耐烦地敲了敲桌子,打断他的话,“先看内容,再与我说话。”

她强行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桌上的公文,终于让他放松下来,开始思考正事。

“殿下,西营军出战已有一月,后勤军粮最先抽调的是黎城的粮仓,所以黎城的粮价已有上涨,这是需要最先处理的问题。”

黎城的粮价?

萧鸾玉思考片刻,她确实疏忽了,不曾打听过粮店的价格变动。

“你认为该如何处理?”

“派人直接收购周边县城的余粮。”

“可是收购了余粮,周边县城的粮店也会顺势涨价。”

“非也,粮店收五成,农户收五成,并且向农户收购的价格要略高于粮店。”

“为何?”

“农户的余粮即是自家备用的口粮,以略高的价格买了他们的口粮,他们又去城中粮店购买,如此来回,他们反而多出一定的银两,即使粮店嗣后涨价,他们也不会缺钱缺粮。”

陆兰舟说着说着,已是全然放松的姿态,转头对上她明亮的眼眸,当即红了脸颊。

“殿下,您不要,不要如此看着我……”

萧鸾玉还沉浸在他所说的购粮之策,听到他的话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

“你不喜欢我看你?”

“不,不是的……”他连忙摆手,想要解释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收购了周边县城的余粮,倒是可以缓解黎城存粮紧张的问题。”萧鸾玉显然没有在意他的异常,仍是回味刚才的问题,“不过,这也是暂缓之计,重点还是要考虑如何推行改桑种稻。”

听她说回正事,他那乱飘的思绪也稳定下来,青涩的面容露出几分凝重。

全州富庶,官府靠着税银积攒了不少资钱,但也经不住大手大脚地收购、补贴,更何况两州开战,边关收紧,来往的商队锐减,商税就少了很多。

如今正是六月初,即将迎来早稻收割、晚稻插秧的时节,即是民间俗称的“双抢”。

若是错过这段时间,晚稻结穗就要拖到深冬季节,日光不足、天气转冷,很难有好收成。

目前的重点任务就是如何在八月份中稻收成之前,熬过粮价起伏的艰难时期,推广改桑种稻。

这些农事常识可不是书籍里能学到的,诗会上的公子哥对此更是一问三不知,萧鸾玉费了心思,专门向文耀手底下管理农业的官员请教,这才了解清楚。

而陆兰舟家里就是典型的农户,他对于农事节气并不陌生。

“改桑种稻之事不能操之过急,须得让部分农户尝到甜头,其他人的反对声才会少一些。”

对于农工商这三类行业的百姓,皇权更替对他们来说没有直接的好处,也很难理解诸多措施的长远利益。

用强权执行政策必然遇到不服气的硬茬,所以陆兰舟建议挑选几个条件上佳的县城继续推行改桑种稻,在中稻收成之前,最好以差价收购的手段稳定粮价、调用余粮。

傍晚,萧鸾玉本想留他一同用膳,谁知他百般拒绝,好像她是吃人的洪水猛兽,让他难以招架。

她感到无奈,只能让许庆把人送回去,转身提笔,准备写一封举荐信,将陆兰舟推到文耀面前。

——————

嘿嘿,说有动力码字,脑子就灵活起来了,一天能写几千字、上万字。

有时候太久没人互动,再加上免费写文、没有编辑催稿,我可能一天都憋不出几百字。

女帝大业进度良好,感情线这边,段云奕和陆兰舟也开始心动。

下一次的春梦番外估计是段云奕预定了。

文中所述农业知识都是百度水准,请勿当真(doge)。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