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渣被逼考科举 第134节(2 / 2)

加入书签

程子安道:“有卷宗,赵侍郎是要歇一歇,明日到府衙看,还是此时就要?”

赵侍郎看向段尚书,道:“此次前来,事情繁多甚为紧急,我想先看一看卷宗,段尚书以为如何?”

段尚书颔首,道:“赵侍郎说得是,先看卷宗吧。”

程箴起身走到门边,老张上前,将布囊递了给他。

程箴拿着布囊,取出卷宗递给段尚书,道:“这是当年村民连续死亡的卷宗,两位请过目。”

赵侍郎则震惊不已,以为要等着程子安派人回衙门去取,没曾想他居然随身带着!

段尚书尚好,早已领教过程子安的本事,他做事向来考虑周全,就是手上没有卷宗,估计也能将卷宗熟练地背给他们听。

程箴熟悉卷宗,细细说了卷宗记载的死亡人数,几户人家在村里的情形。

看完卷宗,赵侍郎感慨地道:“居然这么多人连续中毒身亡,的确有蹊跷。照理说,一户人家中了毒,其余人就是迫不得已吃菌子,无论如何都会谨慎又谨慎,仔细甄选。他们惯常采菌子,深知何种能吃,何种不能吃。”

段尚书沉吟了下,问道:“这个村的百姓采来的菌子卖出去,可有吃了中毒之人?”

程子安道:“村子里的百姓没能再继续采菌子,党山县的县衙,找着菌子有毒的借口,将山封存了。山辟作墓地,党山县高县令,将祖坟迁了过来。”

刑部大理寺见惯了各种案子,粗粗翻过卷宗,再听了程子安的话,根本不用查,就将案情猜得八九不离十。

定是高县令看上了此山的风水,想要占为己有,驱赶村民,不惜痛下杀手。

至于做过之后,为何能安稳无虞,他们都是官员,当然知晓其中的缘由。

首先,民不与官斗,这几家人死了,没人替他们伸冤告状,就是告状,估计也走不出党山县。

其次,在文字时日上做文章,将死亡时辰打乱错开,并非被陷害身亡,又没人告状,衙门当然不会去查。

最后,官员为了政绩,哪怕是云州府当时的知府,看出了卷宗的不对劲,只怕也会藏着掖着。

以官员的一贯作为,段尚书以为,这些官员压根不会仔细看卷宗,看过就忘,压根不会将前后联系起来。

要是换一任官员,这份卷宗就堆在那里生了灰,死去的这些百姓,冤魂永远得不到伸张。

这些百姓很是不幸,又算是幸运,遇到了程子安。

程子安道:“案子简单得很,两位去村子里走一遭就能明白了,动手的帮凶,应当还在。”

段尚书迟疑了下,问道:“程知府,你为何没能先将案子审个清楚,将卷宗送由朝廷?”

程子安笑道:“我与两位一样。不过,我多了层缘由,党山县还需要高县令占着县令之职,跑腿,做事,总算有点用处。再来一个新县令,谁能预料到好坏呢?”

话太过敏锐,程子安就差点没直接指出来,大周天下没几个好官清官了,赵侍郎听得头皮发麻,坚决不接话。

段尚书也不敢接,点头道:“程知府聪明,我就不瞒着了。我们领了圣意前来,一是为了党山县的案子,二是想要如实查看,并县可有必要,三则是为了常平仓丢失粮食之事。圣上得知常平仓刚查过,粮食就不见了,很是震怒,要我们与程知府一起,查个清楚明白,将胆大之徒,全部缉拿归案。”

程子安道:“其余两件事容易,常平仓粮食之事,两位要查个清楚明白就难了。前面的知府在流放之地,以前的谢知府,现在的谢县令倒在,他上任时日短,接手的时候,常平仓的粮食就只剩下了那些。中间缺知府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何事,就是一笔糊涂账。”

段尚书眉头紧锁,程子安说得极是,里面太过复杂,的确理不清。

程子安道:“时辰不早,我与阿爹就不打扰了,两位先歇着吧,明日我们再议。”

段尚书与赵侍郎一起起身,要将程子安与程箴送出屋。

程子安道:“不敢不敢,两位请留步。”

程箴也一起客气,拱手道别。

出了客栈,程子安与程箴一同上骡车回府衙,程箴担忧地道:“子安,既然圣上要查常平仓粮食之事,眼下段尚书与赵侍郎一并到来,不查出个子卯,如何能向圣上交差。要是他们查,顶多查明了案子,将常平仓丢失的近一万石粮食还给云州府。子安所言的十万石粮食,就拿不到了。”

程子安老神在在地道:“阿爹,我将他们领到天福客栈去,就是要让大东家汪老太爷,背后的小东家们都看清楚,朝廷来大官查案了。先前他们肯定会以为,我是在吓唬他们,背后做小动作,商议如何对付我,这下他们该相信了,我所言非虚。如云五他们,都聪明得很,要想保命,首要是将常平仓的粮食填满。常平仓粮食都在,我回禀粮食丢失,就是虚报案子,段尚书他们还如何查下去?”

程子安愣住,道:“是啊,这可是将水搅浑的好法子!子安,赶紧增派人手,守着常平仓!”

程子安双手一瘫,道:“阿爹,哪来的人手啊?常平仓看管库房的人是换过,云五,各大粮食铺的东家,夜香行这些人,都是云州府的地头蛇,尤其是收夜香的人,他们只怕连云州府哪里有个老鼠洞,都瞒不过他们的眼睛。只怕早将守库房之人祖宗八代都摸得一清二楚,要对付他们,几乎不费吹飞之力。”

程箴急了,道:“子安,那要如何办才好?”

程子安不急不缓地地道:“阿爹别急啊,走,我带你去逛一逛。”

程箴不解问道:“去何处?”

程子安懒洋洋靠在车壁上,扬起手刀往下一劈,淡定地道:“擒贼先擒王,千里之外,取敌人首级!”

作者有话说:

第131章131一百三十一章

◎无◎

李钱粮等人刚回到家,屁股都未坐热,汪老太爷便让人来请,估计是出了大事,赶紧急匆匆赶到了汪府。

云五荀黑狗等人心里也有数,差人前去打一打探,在来汪府半路上就得知了缘由。

大家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汪老太爷的书房,拱手彼此见礼,连寒暄都没了精神。

汪老太爷坐在案几后,手边的茶水早已经转凉,他平时习惯了早睡早起,饮食均衡,今晚连续奔波,丫鬟呈上饭食,他一口都未碰,连声吩咐其撤了下去。

流水的知府,铁打的世家。常平仓粮食的问题,由来日久,汪老太爷从未感到过半点害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