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渣被逼考科举 第69节(2 / 2)

加入书签

同时,孙仕明又无比惆怅。

孙氏祖上识字的都没几个,到了他这一代,方有了点文气。

不过,幸好儿子阿乔聪慧,已经开蒙了,读书上颇有天分。

阿宁生得娇俏动人,以后寻一门好亲,嫁进高门,帮扶阿乔。

等他中了春闱,一切都迎刃而解,以后孙氏定能飞黄腾达!

用过饭后,程箴与崔素娘孙仕明先行离开,程子安被闻山长拽住了检查功课。

程子安跟着闻山长去了他的书房,拿出早已备下的功课,双手奉上前:“老师,你不相信你的学生,就是不相信你的眼光!”

闻山长瞪了他一眼,接过功课却笑了起来,念叨道:“算你这次老实了,不然我定会揍你。”

程子安见长山提着布包在门口探头,便起身去接了过来,打开拿出砚台,放在了闻山长的手边。

“老师,我从永安侯府打回来的秋风,孝敬给你。”

闻山长却没理会程子安,埋首仔细读着程子安的文章,神色震动。

短短几日没见,程子安的文章文风大变。

从以前求稳的四平八稳,变成了独树一帜。

起承转合的结构不变,程子安在中间,添了实际的解决之道。

比如《春秋》中的曹刿论战,他并非只言为何要战,而是从国力,兵马,粮草等方面做出了分析,为何能战,优势与弱势在何处。

良久之后,闻山长方抬起头,激动地道:“好!好!若是官员们都照着你这般提出谏言,做实事的官员就多了。”

夸完之后,闻山长稳了稳情绪,担忧地道:“文言之有物,断不会流于空口谈论之嫌。只是,以前从未见过这般的策论文章,你如此写,可会太过冒险?”

程子安道:“老师,我只是先试一试,待到春闱题目出来之后,酌情再定,并不一定要这般写。”

闻山长舒了口气,道:“你向来周全,我就不多操心了。咦,哪来的砚台!这砚台好啊!”

“打秋风来的?好好好!”

“下次你要去何家打秋风?再多打些回来,呵呵!”

程子安:“......”

作者有话说:

第67章67六十七章

◎无◎

京城下了第一场初雪。

翌日早上起来,程子安收拾好望着外面银装素裹的天地,吸了口寒气,昂首挺胸大踏步出了门。

瑞雪兆丰年,程子安觉着这是一个好兆头,只愿太学不会像府学那样冷。

老张驾着骡车到了太学门前,因为下雪,车辆行驶得缓慢,太学门前停了一长串马车。

程子安探头出去看了下情形,提着书箱下车,对老张道:“我自己走过去,你先回去吧。”

老张应是,驾车调转头。

骡车在马车堆中很是显眼,有人见到了,对着骡车一起指指点点,说笑着什么。

程子安神色从容,疾步朝大门前走去。

闻绪已经到了,在门前等着,正在朝后面张望。

程子安赶忙上前见礼,道:“让师兄久等了。”

闻绪摆摆手,道:“我也刚到,时辰不早了,你快随我进来,我带你去见先生。”

程子安忙道了谢,跟在闻绪身后朝里面走去。

一路看过去,太学与府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太学在寸土寸金的京城,占地虽比不得府学宽广,房屋皆为高屋大厦,气派又不失雅致。

经过的学生,气度更为不同。锦袍华服,富贵逼人。

程子安依旧穿着他的半旧细布大氅,走在他们之中,跟骡车一样大眼。

不过他与闻绪走在一起,学生们虽然出身高贵,见到闻绪还是会老实见礼,目光在程子安身上不断打探。

程子安笑着与他们一一颔首回应,有些人会笑笑转过头,有些人则直接别开头无视,有些人则直接目露鄙夷。

程子安也不生气,人间百态,几千年都没变过。

到了监舍,闻绪先领着程子安去拜见博士祭酒。唐祭酒还未到,他们便在门前等着。闻绪不善言辞,程子安便主动问道:“师兄,太学班上,一共有多少学生?有皇子公孙吗?”

闻绪道:“太学班上共有三十二名学生,皇子都在宫里上学,如何会进太学读书。倒是有几个皇亲在里面,大长公主的孙子祁隼就在。其余的,便多是朝堂的官员子弟,王相的孙子王尧,郑相的孙子郑煦丰等等。”

程子安听得眉毛直扬,叹道:“好多权贵子弟啊!”

闻绪神色复杂打量着程子安,道:“子安莫怕,你不招惹他们,他们也不会拿你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