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渣被逼考科举 第42节(2 / 2)

加入书签

到了闻山长的院子,他正埋首在一堆书中,抬眼打量着程子安,看向周先生问道:“可是他又惹事了?”

周先生讪讪一笑,道:“闻山长,程子安没惹事,只他有件事,想要向闻山长禀报。”

闻山长唔了声,道:“那他还是惹事了。”

程子安见周先生似乎有些说不出口,他脸皮厚,无妨,便上前了半步,清楚说了要在门后加门帘的请求。

闻山长听得眉头紧皱,他与周先生一样的看法,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读书人若不能吃苦,沉溺于享乐,如何能读出一番名堂?”

周先生朝程子安看了过来,一幅你看吧,我早就与你说过的表情。

程子安不紧不慢答道:“闻山长教训得是,只学生以为,一道门帘,属实称不上享乐。为了苦而苦,乃是自苦,于读书上无益,反倒于身体有害。太冷或太热,蚊虫叮咬,着实难静下心来读书。”

闻山长怔楞了下,旋即道:“沉不下心,心浮气躁,如何能成就大事?”

程子安来了闻山长院子两三次,次次见到他的值房里都堆满了书,萦绕着书香墨香。

再加上闻山长平时的为人,程子安不动声色拍了他一记马屁,很不要脸答道:“学生以为,读书当享受书中的学问,以静心,以明理,非为了‘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黄金屋。’”

闻山长胸口一阵激荡,抚掌大笑道:“好!好一个以静心,以明理!”

世人读书多为了当官出仕,为了“货与帝王家”。

可惜,他身为府学的山长,须得一心为了学生考功名做打算。

难得听到小小年纪的程子安,能有此等心境,闻山长隐隐生出遇到知己的喜悦。

周先生被吓了一跳,他从未见过闻山长这般情绪激动过,不禁疑惑地看向了程子安。

闻山长笑过之后,知道自己失态了,脸上的笑收了些,道:“可。门帘花不了几个钱,很快就能做好。只你们过得舒坦了,得更加努力读书才是。”

程子安响亮地应下,闻山长又道:“光嘴上说无益,你每日来我处,我得亲自过问,你书读到了何处,学问可有长进。”

程子安:“......”

歹势啊!

好人难做,他不该乱拍马屁,偷鸡不成蚀把米!

搬到先生眼皮子底下,算得了什么大事。

他如今将自己,送到了全府学的老大眼皮子底下!

作者有话说:

第41章41四十一章

◎无◎

同窗,名师,多少人求而不得。

在大周不甚清楚,至少在明州府,闻山长称得上数一数二的大儒。

程子安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暗自琢磨着,闻山长无心权势,家中只有一儿一女。儿子与他一样,在京城国子监教书,女婿在穷困的祁州做县令。

学问好,人纯粹,关系简单,朝堂中枢危险的纷争,闻家已经够不着。

闻山长多年未收学生,程子安定了个目标,争取成为他的关门弟子。

闻山长当年也是有名的才子,春闱拔得了二甲头筹。

程子安脑子转得飞快,等多见几次,他要“借阅”闻山长从小到大的考卷。

嘿嘿嘿,一想就美得很。

周先生边走,边不时朝程子安看去。

“能亲自得闻山长指点功课,你可要珍惜啊。”

程子安从周先生语重心长的话中听出了酸味,便收敛了笑容,正色应是,不动声色画了个饼。

“先生教训得是,学生定当努力,以后给先生长脸。”

周先生愣了下,笑得比程子安还要灿烂。

要是程子安以后有了出息,他这个先生,少不了跟着沾光。

回到课室,同学们都眼巴巴朝他看来。

程子安矜持着,拱手朝周先生一礼,朗声道:“幸得周先生出面,替我们争取到了门帘。学生无以为报,请接受学生一拜!”

“太好了,有门帘了!”学生们敲书桌,拍手跺脚,怪叫笑喊齐声欢呼,声音比往常周先生宣布放假时还要响亮。

“学生无以为报,请接受学生一拜!”

所有同学学着程子安,出列,躬身拱手见礼。

周先生很是愕然,到了闻山长监舍,他几乎一句话都没说。

门帘全靠程子安争取而来,却半点没居功,将这份功劳让给了他这个先生。

学生们一齐行拜礼,连辛寄年都跟着躬身到底,虽说看上去稍许手忙脚乱,却让他心头一热。

蒙童班的学生淘气,能进府学蒙童班的学生,大多都非富即贵,在府里宝贝得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