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辉煌图卷 第766节(1 / 2)

加入书签

传说在久远以前,某一次大劫之中,因为众神相争,万族乱战,太清赤明的天意,也一分为十。

大羿连射九日,耗尽心血而应劫消亡,却使天意归一,众神畏避,那场大劫就是以此而收尾。

九代唐尧参悟这套天功宝典,自然还远没有达到当初大羿的程度,但是他已经能够展露出这套宝典前半部分的几许气象。

潜移默化之间,使得与他敌对的这几座圣地,内部大道之力都一分为十,然后其中九份陷入昏昏沉眠之中,力量衰减到十分之一的程度。

如果是从前,九代唐尧也不一定能在被阵法压制的情况下,一举取得这么大的优势,问题是,现在正好又是一轮大劫之期,天意散乱。

天元道一真法的前半部分,冥冥之中,便契合了如今诸天万界的大势,自然而然的多了几分神鬼莫测的奥妙。

赤铜灵光遁入混沌之后,立刻看准了人族八大前古圣地的方位,狂飙突进,朝着那边赶去。

但过了许久之后,那八大圣地依然只有一个小小的轮廓,似乎还在极遥远的地方。

驾驭着赤铜灵光的九代唐尧,更觉得一阵阵疲惫感袭上心头,察觉到不妙,设法停住灵光,固守心神。

他这才发现,灵光周围虽然已经是先天混沌之气,但这些先天的混沌往来移动之时,那层层波浪的纹理,有些许熟悉的感觉。

山峦起伏的景色,如果离得近,看起来确实是水纹波动有很大的区别。

但如果这些山势足够伟岸,离得又足够远的话,那么这些连绵无尽的山脉,几乎就跟层层的波浪,没有任何差别。

“天元道一之法,果然神奥超卓,假如我们六人之间只有简单配合,也许真就被你逃脱了。”

主阵之人的声音在混沌之中涌动起来,那层层波浪显露峥嵘,涛猛浪沉,山走陆移,发出轰隆隆的闷响。

“但总摄诸天山形大阵,也绝非你所想的那么浅薄,既然要总摄诸天,又岂能不干涉混沌之秘?”

诸天万界,都在界海上下沉浮,受先天混沌之气的托举、包裹、滋养。

寓意为“总摄诸天”的阵法,内部当然会有大片区域,用来演示混沌变迁的奥妙。

赤铜灵光之前看似突破了整座阵法,其实只是突破了一半,反而深入了整个阵法威势最重的核心区域。

“后天群山入先天,混沌波涛尽峰峦,分明是山岳之道,却能够滋生出水之真意,想不到纪图仙尊的《圣德四极经》,已经修炼到了这样的境界。”

九代唐尧叹息了一声,“我不是看轻了天庭山部的根本大阵,我只是低估了仙尊的主阵修为,看来仙尊这万年来,进益不小啊。”

“那你更该死了!!”

纪图仙尊勃然大怒,混沌山形如波浪层叠,从所有方位同时涌动而至,轰向那一点灵光。

在天庭各部中任职的强者,有个不成文的共识。

只有一部之主,才会直接在封号之中用上天尊二字,如果实力达到天尊级别,而并未成为一部之主,那就以仙尊称之。

万年前,纪图仙尊跟桃山天尊以三场比试,争夺山部之主的位置,事前为自己造了好大的声势,仿佛已然必胜,引得许多人观战。

结果他败在桃山天尊手里,自家门人弟子从各方邀请的圣地之主,反而全都见证了他的失败。

虽然没有人会嘲笑一个天尊境界的强者,但纪图仙尊却一直疑心有人暗地里把这件事当做笑柄。

九代唐尧刚才这番话,简直就是坐实了他万年以来的疑心。

果然!果然!!

背地里果然不知道有多少人嘲笑过这件事情了吧?!

仙尊一怒之下,混沌山形暴动。

赤铜灵光忽然蜿蜒变化,如同一叶扁舟,落在滔天恶浪之中,颠簸不休,时时刻刻都在与灭顶之灾擦肩而过,却绝不会被混沌波浪就此吞没。

十方合围的混沌山形,居然硬是被九代唐尧找到了那一点若有若无的破绽,闯了出来。

灵光游走过的痕迹,连成一片,在惊天的龙吟声中,显化为一条赤色神龙。

神龙张口,口中有一团烛火。

九代唐尧,束发长须,布衣布鞋,在烛火中踏罡步斗,并指如剑,如同一场古老祭祀,全心全意地驾驭着首阳山,变化出最灵动、最迅猛的姿态。

这位九代唐尧,当年在圣地之中进修时,被称为剑道上的天骄,剑法修为惊才绝艳。

他的话语,就是一种专攻心神的剑法,刚才那番话,已经成功刺中纪图仙尊的一处心病,从而可以尝试抓住这个机会,再次冲破阵法阻碍。

可惜的是,纪图仙尊的心灵破绽,出现得太短暂了。

可能在他发怒的同时,就已经察觉到了自己心神之中,有外来的剑道痕迹,他的怒火,未必是一种破绽,反而是驱逐剑气的手段。

如山中发火,惊天动地,扫荡百毒,万灵俱灭。

烛龙腾空之际,混沌上空,无数熔岩发生毁灭性的大碰撞,组合成一把沉重无比的四棱大锏。

烛龙周围的混沌山峰,各自狂暴生长,犬牙交错,看似杂乱,却巧之又巧的锁死了所有的时空变化,卡住龙鳞龙爪龙腹龙颈,限制烛龙的身形。

群山为锁,大锏砸落!

烛龙之首被砸入群山之中,浑身光芒一阵明灭,奋力挣扎,却无济于事。

大锏再度抬起。

阵法外围,五大圣地之主正在配合运转群山,钳制烛龙。

突然间,道残衣灵觉示警,低头看了一眼。

他本是一副残破龟甲成精,天生能掐会算,占卜天机的手段,一直比同境界的人物高出许多。

即使在大劫之中,又在酣战之时,他的灵觉,依然有着远胜旁人的敏锐,所以他这一眼,就追溯到了警兆的源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